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邵立明1,2,邓樱桃1,2,仇俊杰1,2,吕凡1,2,章骅1,2,何品晶1,2(上海污染控制与生态安全研究院;同济大学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研究所).工程规模长填龄渗滤液膜生物-纳滤组合设施各单元污染物去除效能[J].环境科学,2021,第3期
  • 程六龙,黄永春,王常荣,刘仲齐,黄益宗,张长波,王晓丽(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S-烯丙基-L-半胱氨酸缓解水稻种子幼根和幼芽镉胁迫机制[J].环境科学,2021,第6期
  • 贾夏1,2,Lkhagvajargal Khadkhurel1,赵永华2,张春燕1,张宁静1,高云峰2,王子威2(长安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旱区地下水文与生态效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安大学土地工程学院陕西省土地工程重点实验室).连续4个生长季大气CO2升高与土壤铅(Pb)污染耦合下刺槐幼苗根际土壤微生物特征[J].环境科学,2021,第6期
  • 计尧1,王琛2,卢轩1,张欢1,尹沙沙3(郑州大学化学学院;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郑州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郑州市大气氨排放清单及驱动力分析[J].环境科学,2021,第11期
  • 徐楚天1,2,李大鹏1,2,王子良1,吴宇涵1,许鑫澎1,黄勇1,2(苏州科技大学环境与工程学院;苏州科技大学环境生物技术研究所).过氧化钙重塑底泥对水中磷酸盐的吸附作用[J].环境科学,2021,第3期
  • 殷行行1,2,3,郭昌胜1,3,邓洋慧1,3,邱紫雯1,3,张艳1,3,滕彦国2,徐建1,2,3(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健康风险评估与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化学品生态效应与风险评估重点实验室).麻黄碱在斑马鱼体内的器官特异性蓄积及毒代动力学[J].环境科学,2021,第3期
  • 范慧泽,祝富杰,胡鹏抟,马万里(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际持久性有毒物质联合研究中心).降雪后24 h内大气中多环芳烃的变化规律[J].环境科学,2021,第4期
  • 李冬1,陈建华1,张月帆1,高忠阳2,高健1,张凯1,竹双1(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所).道路扬尘中PM2.5粒度乘数的测定方法及特征[J].环境科学,2021,第4期
  • 吕永涛1,2,姜晓童1,2,徒彦1,2,王旭东1,2,潘永宝3,刘爽3,崔双科3,王磊1,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陕西省膜分离技术研究院陕西省膜分离重点实验室;陕西省现代建筑设计研究院).反硝化除磷污泥聚集体内原位除磷活性及有机物浓度的影响[J].环境科学,2021,第5期
  • 薛冰1,刘宾寒1,韦婷婷1,王先恺2,陈思思1,2,董滨1,2(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基于臭氧旁路处理的污泥原位减量技术工艺[J].环境科学,2021,第5期
  • 程春燕,李海北,梁永兵,师丹阳,陈郑珊,杨栋,焦巧瑞,邵一帆,李君文,金敏(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环境医学与作业医学研究所天津市环境与食品安全风险监控技术重点实验室).ClO2消毒工艺对污水处理厂出水超级耐药基因的影响[J].环境科学,2021,第4期
  • 陶冶1,陈彦彤1,李楠旺1,张歆宇1,叶招莲1,盖鑫磊2(江苏理工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气溶胶中溶解性有机质(DOM)液相氧化[J].环境科学,2021,第6期
  • 熊维霞1,2,江长胜1,2,赵仲婧1,2,曾唯1,2,胡曼利1,2,涂婷婷1,2,陈俊江1,2,郝庆菊1,2(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南山地生态循环农业国家级培育基地;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膜覆盖对菜地垄沟CH4和N2O排放的影响[J].环境科学,2021,第3期
  • 邓波,荀咪,张玮玮,杨洪强(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炭化苹果枝通过减少土壤DTPA-Cd降低苹果砧木镉积累和镉伤害[J].环境科学,2021,第10期
  • 杨茹1,陈馨睿1,张颖1,崔俊义2,武立权1,3,马友华2,廖江4,何海兵1(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苏省现代作物生产协同创新中心;重庆市武隆区农业农村委).干湿交替灌溉制度下纳米修复材料对杂交籼稻籽粒Cd累积及产量的影响[J].环境科学,2021,第1期
  • 刘冰1,2,郑煜铭2,秦会安1,古励3(郑州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填料对潮汐流人工湿地中CANON作用强化的影响[J].环境科学,2021,第1期
  • 邢成1,2,张芊芊1,2,蔡雅雅1,2,烟晓婷1,2,应光国1,2(华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华南师范大学环境研究院广东省化学品污染与环境安全重点实验室环境理论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网连续动态模型构建及其在典型杀生剂时空迁移模拟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2021,第7期
  • 黄亚玲1,2,黄金良1(厦门大学福建省海岸带污染防控重点实验室;闽江学院海洋研究院).九龙江流域河流氮输出对土地利用模式和水文状况的响应[J].环境科学,2021,第7期
  • 李品,袁相洋,代碌碌,冯兆忠(北京林业大学城市林业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地表臭氧污染与其他环境因子复合胁迫对中国城市森林的影响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2021,第11期
  • 尚玥1,余欢2,茅宇豪1,王成1,谢鸣捷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大气科学系).南京北郊PM2.5中有机组分的吸光性质及来源[J].环境科学,2021,第3期
  • 丁净1,2,张裕芬1,郑乃源3,张会涛1,余卓君1,3,李立伟3,元洁3,唐淼3,冯银厂1(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气象局-南开大学大气环境与健康研究联合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城市空气气溶胶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天津市环境气象中心;天津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天津市冬季气溶胶吸湿因子的粒径分布特征[J].环境科学,2021,第2期
  • 袁帅1,2,王艳1,2,刘汝海1,2,种习习1,2,刘晓雨1,2,邵龙1,2(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黄渤海气溶胶中砷的分布特征和季节变化[J].环境科学,2021,第9期
  • 赵美美1,2,范德玲2,古文2,汪贞2,梁梦园2,刘济宁2,张志1(黑龙江大学现代农业与生态环境学院;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环境持久性药物在江苏省地表水中的污染水平、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估[J].环境科学,2021,第9期
  • 李源遽1,2,吴爱华1,童梦雪1,栾胜基1,李鸷1(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颗粒物有机源示踪物的筛选与应用综述[J].环境科学,2021,第2期
  • 张玉君1,李冬1,王歆鑫1,张富国2,张杰1,3(北京工业大学水质科学与水环境恢复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间歇梯度曝气下首段延时厌氧强化好氧颗粒污泥脱氮除磷[J].环境科学,2021,第7期
  • 张发文1,董明坤1,陈辰慧1,赵长民2(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河南省郑州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矿渣基改性剂对城市污泥重金属稳定化[J].环境科学,2021,第7期
  • 俞映倞,王梦凡,杨梖,何世颖,段婧婧,杨林章,薛利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部长江下游平原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氮肥减投条件下膜材料使用对稻田氨挥发排放的影响[J].环境科学,2021,第1期
  • 王维1,2,李叙勇1,2(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张家口清水河拦沙坝对磷输移-滞留的影响[J].环境科学,2021,第2期
  • 徐楚天,李大鹏,岳薇,吴宇涵,孙培荣,汤尧禹,黄勇(苏州科技大学环境与工程学院).氧化强化对氢氧化钙原位固磷效果的影响[J].环境科学,2021,第2期
  • 孙悦1,朱玉姣1,孟赫2,刘兵1,刘玉虹1,董灿1,姚小红3,王文兴1,薛丽坤1(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山东省青岛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沿海地区夏季和冬季新粒子生成特征对比[J].环境科学,2021,第5期
首页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下一页 尾页 共有2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