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佑铭1,郎梦凡1,刘梦云1,谢宝妮2,常庆瑞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河北地质大学土地科学与空间规划学院).土地利用转变与海拔高度协同作用黄土高原植被固碳变化特征[J].生态学报,2022,第10期
-
李晓辰1,2,贡璐1,2,魏博3,丁肇龙1,2,朱海强1,2,李岳峰1,2,张涵1,2,马勇刚1,2(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绿洲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气候变化对新疆雪岭云杉潜在适宜分布及生态位分化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2,第10期
-
吴旭1,牛耀彬1,荀梦瑶1,金俊逸1,李娜艳1,唐亚坤2,3,陈云明2,3(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黄土丘陵区优势造林树种水分来源对季节性干旱的响应[J].生态学报,2022,第10期
-
杨强强1,2,徐光来1,2,3,章翩1,池建宇1,2(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安徽省江淮流域地表过程与区域响应重点实验室;皖江流域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青弋江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水质评价[J].生态学报,2022,第10期
-
李营,赵小蓉,李贵桐,林启美(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内蒙古典型草原不同地形单元放牧对土壤微生物量磷及磷酸酶活性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2,第10期
-
田慧敏1,刘彦春1,刘世荣2(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省全球变化生态学国际联合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暖温带麻栎林凋落物调节土壤碳排放通量对降雨脉冲的响应[J].生态学报,2022,第10期
-
江原1,2,郝媛媛1,黄祎宸1(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甘青宁城市扩展及其建成区植被变化特征[J].生态学报,2022,第10期
-
陈俊达1,姚志诚2,石锐3,高惠4,刘振生1,5(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淄博市林业保护发展中心;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物保护学重点实验室).基于MAXENT模型的贺兰山西坡啮齿动物生境适宜性评价[J].生态学报,2022,第10期
-
姜明鑫1,2,3,钟文玉1,2,3,陈李林2,3(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闽台作物有害生物生态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安溪县女茶师非遗传习所科技特派员工作站).茶园重要捕食性天敌白斑猎蛛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预测[J].生态学报,2022,第10期
-
董仁才1,2,3,吕晨璨1,3,翁辰2,3,张永霖1(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景感生态学原理及应用[J].生态学报,2022,第10期
-
赵家豪1,2,叶钰倩1,2,孙晓丹3,兰文军4,方毅4,陈斌1,2,关庆伟1,2(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南京林业大学南京现代林业创新协同中心;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研究中心;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江西武夷山珍稀濒危植物南方铁杉种群动态与空间分布[J].生态学报,2022,第10期
-
谢建冲1,孟德怀1,李宗智1,张致荣1,刘振生1,2,滕丽微1,2(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物保护学重点实验室).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岩羊(Pseudois nayaur)种群数量及结构[J].生态学报,2022,第10期
-
王春晓1,2,何建华3,4,刘殿锋3,4,于秀波1,2,石青青5(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武汉大学地理信息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土地利用变化对鸟类栖息地连通性的影响 ——以鄂州市为例[J].生态学报,2022,第10期
-
孙善磊1,王嘉志2,周舒佳1,王洁1,闫桂霞1,王宏宙1,毕早莹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金坛区气象局).气候和流域特征变化对淮河流域地表水文过程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2,第10期
-
赵芳,张明伟,王春雯,梅续芳,解李娜,马成仓(天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天津市动植物抗性重点实验室).锦鸡儿属灌丛化对草原化荒漠区土壤线虫群落组成和代谢足迹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2,第10期
-
张晓龙1,吴梦迪1,2,吴秋堂1,2,王立冬3,张树岩3,黎磊4,韩广轩2,管博2(烟台大学环境材料与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海岸带环境过程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山东省海岸带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江西省流域生态演变与生物多样性重点实验室南昌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流域生态学研究所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克隆植物对异质生境的适应对策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22,第10期
-
潘少安1,李旭华2,3,冯秋红2,3,刘兴良2,3,孙建新1(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和湿地生态恢复与保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卧龙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四川省岷江冷杉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潜在分布格局[J].生态学报,2022,第10期
-
王佳雪1,2,刘春芳1,2,张世虎3(西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甘肃省土地利用与综合整治工程研究中心;民勤县连古城沙生植物自然保护区管理站).北方防沙带典型县域生态安全格局研究[J].生态学报,2022,第10期
-
刘立玲1,2,3,周光益2,党鹏1,3,陈洁2,尚海3,邱丽琼1,2,3,朱宁华1,3(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武陵山石漠化综合治理国家长期科研基地).湘西石漠化区3种造林模式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差异[J].生态学报,2022,第10期
-
刘学琴1,白明1,2,贺达汉1,王新谱1(宁夏大学农学院;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基于MaxEnt模型的草原步甲属潜在地理分布研究[J].生态学报,2022,第10期
-
李玲玲1,韩瑞玲1,2,张晓燕2(河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河北师范大学家政学院).中国航空碳排放及其效率时空演化特征分析[J].生态学报,2022,第10期
-
廖桃1,2,3,温兆飞2,3,周旭1,2,3,陈珊珊2,3,4,马茂华2,3,吴胜军2,3(重庆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学院;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三峡库区重庆段森林长势空间分异性及其驱动因子[J].生态学报,2022,第10期
-
杨文越,杨如玉,李晖(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绿地与居民超重肥胖之间关系的Meta分析[J].生态学报,2022,第10期
-
朱静1,2,3,刘金福1,2,3,邢聪1,2,3,江蓝1,2,3,王雪琳1,2,3,何中声1,2,3,施友文4,沈彩霞5(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农林大学海峡自然保护区研究中心;生态与资源统计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格氏栲自然保护区管理站).种子散布位置对格氏栲幼苗根系形态及生长特征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2,第10期
-
李帅1,刘琪源2,董世魁3,肖建南2,武胜男3,周秉荣4,李甫4(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北京林业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青海省气象科研所).非生长季降水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优势种生物量稳定性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2,第10期
-
施栋涛,赵冲,尹东红,陈阳,常亚青(农业农村部北方海水增养殖重点实验室大连海洋大学).流速对光棘球海胆行为和生长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2,第10期
-
余梦1,李阳兵1,罗光杰2(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州师范学院贵州省流域地理国情监测重点实验室).中国西南岩溶山地石漠化演变趋势[J].生态学报,2022,第1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