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巩旭东1,李翠香2,于克俭3,邢茂德3,张晓明3,刘恬3(桓台县农业综合监督保障服务中心;桓台县种子服务中心;淄博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桓台县特色优势蔬菜发展现状及对策[J].农业科技通讯,2021,第8期
-
吴晶晶(滑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滑县冬小麦高肥力地块氮肥增减试验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21,第8期
-
李永琴1,李继明2(定西市安定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定西市安定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安定区马铃薯草膜双覆盖垄作滴灌节水增产机理试验[J].农业科技通讯,2021,第8期
-
姜好胜,刘建军,赵瑞君(招远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招远市多措并举提升科技支撑力助力粮食绿色高质高效生产[J].农业科技通讯,2021,第8期
-
吴民学,罗南燕(铜川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铜川市玉米生产形势分析[J].农业科技通讯,2021,第8期
-
杨海丽1,陈怀军1,李国庆1,严绍萍1,杨帜辉2(大理白族自治州农业科学推广研究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大理白族自治州农业科学推广研究院成果转化中心).优质鲜食糯玉米大玉糯3号、大玉糯4号的选育[J].农业科技通讯,2021,第8期
-
孙果忠(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分子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我国小麦种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建议[J].农业科技通讯,2021,第7期
-
郑丽珍1,李彩菊2,柳术杰2(河北农业大学;保定市农业科学院).基于隶属函数法对9个绿豆品种的综合评价[J].农业科技通讯,2021,第7期
-
陈国奖(福鼎市土壤肥料技术站).福鼎白茶园地土壤养分现状分析及施肥建议[J].农业科技通讯,2021,第7期
-
任洪建1,程传东2,唐向军2,刘艳峰2,刘文雷2,刘庆3(东明县农业农村局;山东绿宝珠生物肥业有限公司;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新型大量元素水溶肥在番茄上的应用效果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21,第7期
-
王志伟1,康树立2,孟祥波2,于树涛3,付春4,荆建国5,李振华5,王军6,胡廷会6,王传堂1(山东省花生研究所;锦州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辽宁省沙地治理与利用研究所;潍坊市农业科学院;濮阳市农业科学院;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花生施用土地乐肥增产增收效果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21,第7期
-
李润,吴永芳,郭蓓蓓,何志晶,王世忠,王燕(凉山州西昌农业科学研究所).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产量及其农艺性状的影响[J].农业科技通讯,2021,第7期
-
宋祥刚1,乔存金1,于卿2,葛林2(济宁市兖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济宁市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济宁市小麦绿色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J].农业科技通讯,2021,第7期
-
路永才,史兆新,赵良金,程玉民,马华平,刘震宇,张玉红(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高产小麦新品种新麦51系谱及产量表现[J].农业科技通讯,2021,第7期
-
应俊杰1,杨俞娟1,林泽宇2,应雨蓓3,周奶弟1,王会福4(仙居县农业农村局;仙居县埠头镇人民政府;仙居县下各镇人民政府;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仙居县植保无人机飞防技术推广中的几点思考[J].农业科技通讯,2021,第7期
-
黄文胜1,任红晓2,李姝彤1,高运青1,赵芳1,郑丽珍1,李亚东3,刘红亮4,徐东旭1(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石家庄市藁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崇礼县农业农村局;河北省杂粮产业技术研究院).张家口地区小豆新品种(系)联合鉴定试验初报[J].农业科技通讯,2021,第7期
-
靳明生1,王效瑜2,丰国福3(隆德县沙塘镇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宁夏农林科学院固原分院;彭阳县农业农村局).宁夏马铃薯新品种适应性综合性状试验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21,第7期
-
王书勤1,谢吉先2,陈维娟1,季国民1(泰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泰州农科所).可降解黑色地膜覆盖对花生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农业科技通讯,2021,第7期
-
孟昭杰1,张莹莹2,孟昭伟1,方莹莹1(承德北巡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承德市农林科学院).丘陵山区有机水稻生态栽培关键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21,第7期
-
纪武鹏,王平(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农作物开发研究所).黑龙江农垦玉米穗腐病发生情况调查[J].农业科技通讯,2021,第7期
-
唐兴隆,张巫军,王虹,段秀建,李经勇,佘小明,姚雄(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头季稻机收蓄留再生稻的专用收割机设计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21,第7期
-
何玉梅,赵晓雁,何宗铃,周曙霞,谷洪波,戴翠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农业科学研究所).新疆长绒棉优质品种主要性状综合评价及筛选[J].农业科技通讯,2021,第7期
-
吴兴彪1,齐春伶2,朱岳1,戴宇婷1(北京市密云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北京市密云区种子执法监督站).滴灌管不同布置方式对番茄—芹菜轮作适应性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21,第7期
-
刘中来1,潘世文1,周庆友2,李坤1,谢国强1(九江农业科学院;武宁县农业农村局).3个常规粳稻品种在赣北地区的丰产稳产性分析[J].农业科技通讯,2021,第7期
-
彭国巍,张建林,黄广平,王新,廖学群,张泽佳(汕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汕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杂交水稻品种米质分析[J].农业科技通讯,2021,第7期
-
佟国香1,周吉红2,毛思帅2,梅丽2,刘国明3,解春源1,罗军1(北京市房山区种植业技术推广站;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北京市顺义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春季不同时期灌水对小麦产量的影响[J].农业科技通讯,2021,第7期
-
伍祥文1,王波1,邵巇1,阳廷伟1,戴唐恒1,胡有纯2(昭通市昭阳区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昭通市动物卫生监督所).5个稗品种在云南东北部高寒山区的生长表现[J].农业科技通讯,2021,第7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