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聂浩然,陈丽莎,闫福琴(广东技术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日本对台湾地区水稻的改进与掠夺(1895~1945)[J].闽台文化研究,2023,第2期
-
罗臻辉1,林珣如2(闽南师范大学历史地理学院;漳州城市职业学院).陈元光信仰传播与在地化——以安溪“三乡”为调查地[J].闽台文化研究,2023,第2期
-
张捷(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开漳圣王文化研究综述[J].闽台文化研究,2023,第2期
-
张正田(龙岩学院师范教育学院).客家共同历史文化促进两岸融合发展探讨——以两岸“客家方言共同体”为例[J].闽台文化研究,2023,第2期
-
谢贵文(高雄科技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系).清代台湾埔里地区的开发——兼论其城隍庙之创建[J].闽台文化研究,2023,第2期
-
杨继光,丁文敏(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洋坑许氏文书》词语考释七则[J].闽台文化研究,2023,第2期
-
竺家宁(台湾政治大学).谈闽台方言的发展与变迁[J].闽台文化研究,2023,第2期
-
钟大生(湛江市徐闻县教育局).许地山散文《落花生》故事发生地在徐闻考[J].闽台文化研究,2023,第2期
-
陈曦(闽南师范大学后勤管理处).闽南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价值[J].闽台文化研究,2023,第2期
-
肖魁伟,陈绪苗(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蛮族想象与殖民扩张——十九世纪西方视野中的台湾少数民族形象[J].闽台文化研究,2023,第2期
-
罗觉华(漳州城市职业学院).黄道周《春前面茧鲤鱼羹草书诗轴》论析[J].闽台文化研究,2023,第2期
-
薛宝怡,魏鸿钧(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林语堂古声母研究的贡献和局限[J].闽台文化研究,2023,第2期
-
叶明义(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朱子学专业委员会).历代学者对陈淳思想评价简述[J].闽台文化研究,2023,第2期
-
林真(福建省档案馆).东渡赴台:1945年的台湾义勇队——基于《馆藏台湾义勇队档案汇编》的考察[J].闽台文化研究,2023,第2期
-
董立功,杨慧霞(集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黄炎培日记》中的陈嘉庚[J].闽台文化研究,2023,第1期
-
邹自振(闽江学院人文学院).林则徐福州诗文及交游论略[J].闽台文化研究,2023,第1期
-
杨铮崟,郑玉玲(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闽台大神尪傩舞艺术的传统技艺与审美意蕴研究[J].闽台文化研究,2023,第1期
-
王依文(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论郁永河《裨海纪游》的文人志趣与家国情怀[J].闽台文化研究,2023,第1期
-
刘荣平(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论薛绍徽词及其当代意义[J].闽台文化研究,2023,第1期
-
钟建华,李佳璇(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论新加坡开埠初期福建帮民间信仰的构建[J].闽台文化研究,2023,第1期
-
韩春雯,蔡秋梅(漳州卫生职业学院健康与保健系).三平祖师公药签中医药研究[J].闽台文化研究,2023,第1期
-
杨鹏慧(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从丰原慈济宫拆毁事件看日据时期台湾民众对民间信仰的守护——以《水竹居主人日记》为中心[J].闽台文化研究,2023,第1期
-
肖庆伟(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选赠和斋诗集》:乾嘉时期台南公共文化空间的诗体书写[J].闽台文化研究,2023,第1期
-
詹婉梅,叶淑琦,官子慧,李云淑(闽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福建省乡村幼儿园乡土文化课程调查分析[J].闽台文化研究,2023,第1期
-
蔡国妹(闽江学院人文学院).潜心钻研 厚积薄发——评马重奇先生主编《清代民初方言韵书整理及研究丛书》[J].闽台文化研究,2023,第1期
-
俞如先(古田干部学院/中共龙岩市委党校).两岸融合发展的龙台客家文化逻辑研究[J].闽台文化研究,2023,第1期
-
何崚1,陈伟明2(广东药科大学;暨南大学).台湾木栅铁观音的历史地理变迁(1895~1945)[J].闽台文化研究,2023,第1期
-
薛诗艺,王进安(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从“菠萝”称谓看两岸文化同源性[J].闽台文化研究,2023,第1期
-
李薇薇,刘丽(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文旅融合背景下闽南歌仔戏传承与发展研究[J].闽台文化研究,2023,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