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洁(南京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国日语学习者句末名词句习得状况与教学策略研究[J].东北亚外语研究,2023,第2期
-
王传英,孔新柯(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资本论》在中国译介与发展研究的可视化分析(1978—2021)[J].东北亚外语研究,2023,第2期
-
陈世华(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学术主持人语[J].东北亚外语研究,2023,第2期
-
董玲,魏佳秀(大连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中国东北亚语言研究中心).21世纪俄罗斯马克思主义:主要流派与基本特征[J].东北亚外语研究,2023,第2期
-
(《东北亚外语研究》编辑部).《东北亚外语研究》征稿启事[J].东北亚外语研究,2023,第2期
-
施晖,宋晔辉(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中日韩三国“性向词汇”中的「接辞」研究[J].东北亚外语研究,2023,第1期
-
陈曦1,牛迎春2(西安外国语大学日本文化经济学院;西安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认知视角下“名词1+指示词+名词2”构式的汉日对比[J].东北亚外语研究,2023,第1期
-
石文瑞,刘风光,常俊跃(大连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内容语言融合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外语专业创新精神培养[J].东北亚外语研究,2023,第1期
-
陈冬姝(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中国日语学习者“-are-”被动形式的使用特点及偏误分析[J].东北亚外语研究,2023,第1期
-
周萌,王佳宇(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试论翻译与创作之关联——以双重身份的文豪译者鲁迅和森鸥外为例[J].东北亚外语研究,2023,第1期
-
陈燕红,王琪(哈尔滨师范大学东语学院).日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敏感度测量及培养策略研究[J].东北亚外语研究,2023,第1期
-
金稀玉,王怡雅(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青少年交流报道的中日话语对比研究——以《人民中国》杂志为例[J].东北亚外语研究,2023,第1期
-
毛文伟(上海外国语大学日本文化经济学院).基于语料库的中国日语学习者机能辞习得状况研究[J].东北亚外语研究,2023,第1期
-
李诗晴1,王秋菊2(东北大学艺术学院;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作为理想人格的“诗人”与“禅者”——海德格尔思想与铃木大拙禅思想亲缘性之比较研究[J].东北亚外语研究,2023,第1期
-
施晖(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术主持人语[J].东北亚外语研究,2023,第1期
-
《东北亚外语研究》编辑部.《东北亚外语研究》征稿启事[J].东北亚外语研究,2023,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