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伍汉青1,周伟2,杨群慧1,3,季福武1,3(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同济大学国家海底科学观测系统项目办公室).基于海洋潜标观测数据压缩的数据预处理算法[J].海洋技术学报,2022,第4期
  • 黄德坤1,2,3,俞怡4,杜金洲4,于涛1,2,3(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环境预警监测研究室;自然资源部海峡西岸海岛海岸带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漳州海岛海岸带福建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多种富集材料的海水中人工放射性核素快速监测[J].海洋技术学报,2022,第4期
  • 杨钰荣1,孙毅龙2,许成顺1,翟恩地3(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温州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长期循环荷载下海上单桩基础变形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J].海洋技术学报,2022,第4期
  • 何庆阳,刘强,李大树,董芬(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冷库制冷与海洋温差能发电系统耦合研究[J].海洋技术学报,2022,第4期
  • 雷发美1,2,万艳3,商少平1,2,陈剑桥4(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厦门大学海洋观测技术研发中心;福建省水产设计院;福建省海洋预报台).海洋浮标表层环境要素质控流程和方法的研究[J].海洋技术学报,2022,第4期
  • 陈鼎豪1,任杰2,孙玉超3,张小波1(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中山大学近岸海洋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海洋局南海规划与环境研究院).基于无人船组合编队的河口地区水下地形测绘技术及实践[J].海洋技术学报,2022,第4期
  • 张东宽1,官雷1,曹华德2,夏建新1(中央民族大学环境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洋学院).深海多金属结核流态化采集头流场参数匹配[J].海洋技术学报,2022,第4期
  • 安维峥1,顾继俊2,马强1,贾纪川2(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大学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水下采油树成熟度评估方法研究[J].海洋技术学报,2022,第4期
  • 孙昕,侯萌强,谭鑫(91439部队).基于长基线交汇的超短基线对水下运动目标定位技术研究[J].海洋技术学报,2022,第4期
  • 车淑平1,王辉2,陈思远2,许条建3(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仪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大连理工大学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滨海核电站取水明渠拦污网水动力响应数值模拟研究[J].海洋技术学报,2022,第4期
  • 刘志刚(青岛杰瑞工控技术有限公司).基于响应面分析法的虚拟锚系剖面浮标结构优化设计[J].海洋技术学报,2022,第4期
  • (《海洋技术学报》编辑部).《海洋技术学报》投稿须知[J].海洋技术学报,2022,第4期
  • 钟英豪1,严谨2,梅纳尔多1,魏斌3(广东海洋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广东海洋大学海洋工程学院;广东海洋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波浪能发电技术研究进展[J].海洋技术学报,2022,第3期
  • 石景元1,张功瑾2(东海航海保障中心;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舟山海域潮汐特征及调和分析精度研究[J].海洋技术学报,2022,第3期
  • 徐磊1,邓胜忠2,熊必康2,陈启卷1(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动共振浮力摆式波浪能发电装置水动力性能研究[J].海洋技术学报,2022,第3期
  • 黄桦1,2,刘同木1,2,3,张金尚1,2(国家海洋局南海调查技术中心;自然资源部海洋环境探测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线浪流监测浮标研制及其在深中通道施工海域的应用[J].海洋技术学报,2022,第3期
  • 汪明星1,常津铖1,任翀2,陈朝晖1,2(中国海洋大学海洋高等研究院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万米AUV 下潜深度估算研究[J].海洋技术学报,2022,第3期
  • 徐一凯,胡松,李阳东,朱宇航(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基于不同岸线类型的象山港岸线提取及变化研究[J].海洋技术学报,2022,第3期
  • 贾威,迟书凯,葛宪威(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基于单目视觉的水下目标检测与位姿估计[J].海洋技术学报,2022,第3期
  • 付弘涛,张昊睿,秦平,王丽琳(自然资源部东海预报中心).基于遥感和OpenCV 的海域使用疑点疑区自动提取与变化检测方法研究[J].海洋技术学报,2022,第3期
  • 廖丹宁1,郑旻辉1,2,于培松1,陈家旺2(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海洋学院).溶解氧传感器校准过程氧浓度调节方法优化研究[J].海洋技术学报,2022,第3期
  • 陈胜利1,宋积文1,陆原2,顾艳镇3(中海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海洋信息化科技中心;中海油(天津)油田化工有限公司;浙江大学海洋学院).基于海洋石油平台的生态环境监测系统研究[J].海洋技术学报,2022,第3期
  • 马金帅1,2,3,刘兰军1,金久才2,3,陈明志1(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海洋遥测技术创新中心).基于改进动态窗口法的无人船目标跟踪运动规划方法[J].海洋技术学报,2022,第3期
  • 秦利,聂杰,翟庆光,康岳伟(国家海洋技术中心).伺服排缆系统在变径缆绞车中的应用[J].海洋技术学报,2022,第3期
  • 高硕1,靳熙芳2,张盼盼3,艾波1(山东科技大学测绘与空间信息学院;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基于生长漂移预测模型的浒苔灾害风险动态评估方法研究[J].海洋技术学报,2022,第3期
  • (《海洋技术学报》编辑部).《海洋技术学报》投稿须知[J].海洋技术学报,2022,第3期
  • 李灿苹1,2,陈凤英2,郭子豪2,田鑫裕2(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广东海洋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基于GUI 的冷泉羽状流数值模型可视化系统研究与应用[J].海洋技术学报,2022,第2期
  • 周大森1,2,曾宪军1,2,杨册1,2,翟继锋1,2(自然资源部海底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P-Cable 高分辨率三维地震采集系统的技术分析[J].海洋技术学报,2022,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