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志博(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奥运会开幕式音乐设计评述 ——兼论当代应用音乐创作价值观[J].中国文艺评论,2022,第10期
-
王志亮(河北大学艺术学院).“讽喻”的视觉转向及其三副面孔 ——基于彼得·比格尔、克雷格·欧文斯和本雅明·布赫洛批评本文的考察[J].中国文艺评论,2022,第10期
-
程樯(北京电影学院视听传媒学院).“温暖剧”创作探赜:观念与实践[J].中国文艺评论,2022,第10期
-
王杰(浙江大学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美学话语的文化引领作用[J].中国文艺评论,2022,第10期
-
谭好哲(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走向体系化自主理论创新 ——历史变革中新时代十年文艺理论与批评的新气象[J].中国文艺评论,2022,第10期
-
金妹1,肖宝云2(中国传媒大学;河北美术学院).山高人为峰 海阔心无界 ——访油画家詹建俊[J].中国文艺评论,2022,第10期
-
段吉方(华南师范大学审美文化与批判理论研究中心).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创新发展[J].中国文艺评论,2022,第10期
-
袁济喜(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谁是诗中疏凿手” ——古代文艺批评的角色探索[J].中国文艺评论,2022,第10期
-
路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走向中国风格的丰富、创新和提升 ——简述这十年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建设新发展[J].中国文艺评论,2022,第10期
-
温新才(四川大学艺术学院).20世纪“为民众而艺术”的历史生成与价值方位[J].中国文艺评论,2022,第10期
-
李丽娜(山东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国潮”舞蹈现象中的“破”与“立”[J].中国文艺评论,2022,第10期
-
张鑫(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从一门艺术到一门学科:中华曲艺的历史性跨越[J].中国文艺评论,2022,第10期
-
马琳(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学院).互文本与作家选择 ——《创业史》与影、剧《柳青》的“现实主义胜利”[J].中国文艺评论,2022,第10期
-
毛宣国(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意象与形象、物象、意境 ——“意象”阐释的几组重要范畴的语义辨析[J].中国文艺评论,2022,第9期
-
彭智(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阐释学视域下图像读解的自由与限度 ——基于贡布里希错觉主义图像观[J].中国文艺评论,2022,第9期
-
夏燕靖(南京艺术学院艺术研究院).铸造辉煌的历史画卷 ——新时代以来主题性美术创作的亮点、特色及其评价[J].中国文艺评论,2022,第9期
-
邹赞(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茅盾在新疆的文艺活动及其对当代民族文艺评论的启示[J].中国文艺评论,2022,第9期
-
金永兵(西藏大学).民族文艺评论的时代精神与责任担当[J].中国文艺评论,2022,第9期
-
赵卫防(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以“中国性”建构民族命运共同体 ——当下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新观察[J].中国文艺评论,2022,第9期
-
彭宽(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网络文艺评论建构的三个基本向度[J].中国文艺评论,2022,第9期
-
袁一民(四川大学影视与戏剧系).对中国电影工业美学理论起源和现实依据的再思考[J].中国文艺评论,2022,第9期
-
詹艾斌(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重在创新,贵在超越 ——访文艺理论家、美学家杜书瀛[J].中国文艺评论,2022,第9期
-
傅谨(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美的淬炼如此残酷 ——从话剧《主角》看到的和想到的[J].中国文艺评论,2022,第9期
-
王宏伟(内蒙古文联).生活本质和时代精神 ——论草原题材美术创作的主题性[J].中国文艺评论,2022,第9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