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宋素红1,陈一海,吴家康2(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想象国民:媒介史视域下《新民丛报》与《民报》的国民议题论战[J].新闻春秋,2023,第4期
  • (中国新闻史学会秘书处).中国新闻史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征稿启事[J].新闻春秋,2023,第4期
  • 潘曙雅1,2,李骞2,杨钰晴2,游文慧2,曹诗涵2(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老年人为何回避微信健康信息?基于信息质量和信息过载等影响因素的研究[J].新闻春秋,2023,第3期
  • 沈正赋(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时代我国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理路与进路考察[J].新闻春秋,2023,第3期
  • 贾乐蓉(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历史制度主义视角下苏维埃政权初期报刊体制形成考察[J].新闻春秋,2023,第3期
  • 林绪武(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中共党报党刊史研究报告2022[J].新闻春秋,2023,第3期
  • 朱叶1,刘星2(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泸州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教研室).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宣传与党报中的延安叙事[J].新闻春秋,2023,第3期
  • 张海超(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声像互文与视听文本的生产——兼论声音和影像的释义指向[J].新闻春秋,2023,第3期
  • 胡正强,李文丽(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排距与同情之间:《中外日报》对待革命党的态度辨析[J].新闻春秋,2023,第3期
  • 纪盈如,陈洁(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企业社会责任传播对公众灾后网络亲社会行为影响研究[J].新闻春秋,2023,第3期
  • 莫凡(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河南大学传媒研究所).清末河南近代报刊诞生艰难历程初探[J].新闻春秋,2023,第3期
  •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红色新闻教育论坛召开[J].新闻春秋,2023,第3期
  •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学术期刊与中国式现代化论坛召开[J].新闻春秋,2023,第3期
  • 李华君,康敏晴(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故事还原、具身体验与主体回归:中国故事的沉浸式传播[J].新闻春秋,2023,第2期
  • 罗雪蕾1,2,周其林1,2,孙月莉1,2(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实验中心).新闻传播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现状、问题与趋势[J].新闻春秋,2023,第2期
  • 孙信茹1,王妮2(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云南大学新闻学院).“做新闻”与“做文化”:嵌入地方的民语媒体人职业实践研究[J].新闻春秋,2023,第2期
  • 李斌1,季为民1,2(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尊重新闻规律 创新经营理念——《新莱茵报》的探索和创新[J].新闻春秋,2023,第2期
  • 郝雨1,郑立蓬2(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中共泉州市泉港区委组织部).《向导》的百年精神“向导”与跨世纪学术走向[J].新闻春秋,2023,第2期
  • 陈羽峰1,胡翼青2(南宁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城市空间生产的媒介逻辑——以南宁“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为例[J].新闻春秋,2023,第2期
  • 李兴博,刘欣欣(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砥砺深耕:2022年中国的新闻传播史研究[J].新闻春秋,2023,第2期
  • 陆洪磊(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时代与命运的交响:范敬宜新闻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写在“范敬宜新闻教育奖”创立10周年[J].新闻春秋,2023,第2期
  • 任海龙1,常江2,3(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深圳大学;深圳大学媒体融合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跨文化之桥:20世纪80年代外国文学经典译制片在中国的传播[J].新闻春秋,2023,第2期
  • 余跃洪1,芮必峰2(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建设性新闻与建设性舆论监督——三论“建设性新闻”与我国新闻传播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发展[J].新闻春秋,2023,第2期
  • (中国新闻史学会秘书处).中国新闻史学会第六届常务理事会第六次会议在山东曲阜召开[J].新闻春秋,2023,第2期
  •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守正创新国际研讨会举办[J].新闻春秋,2023,第2期
  • 陈宏亮,陈月盈(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家长干预、平台规范对青少年手游隐私风险管理影响研究[J].新闻春秋,2023,第1期
  • 薛文婷,张麟(北京体育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天津《大公报》冰球报道的文化表征研究[J].新闻春秋,2023,第1期
  • 蒋贤成1,2,钟新3,1,金圣钧1,陈婷1(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黄金辉传播与信息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国际合作传播的共情路径:基于对中国—亚非媒体合作传播多元主体的调研[J].新闻春秋,2023,第1期
  • 方兴东1,2,钟祥铭3(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浙江传媒学院互联网与社会研究院).寻找互联网之母——互联网历史流行叙事的祛魅和浪漫主义想象的纠偏[J].新闻春秋,2023,第1期
  • 曹国东1,2,刘越飞3(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从“情境”概念再出发:威廉·托马斯的传播思想探究[J].新闻春秋,2023,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