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王纳新(河南警察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公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建设探索[J].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22,第5期
  • 梁博1,明天1,陈汇2(浙江省人民检察院;杭州铁路运输检察院).“数字共治”理念下区域数字治理平台的检视与建构——以浙江省未成年人数字治理平台建设为例[J].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22,第5期
  • 范晨(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论袭警罪的规范构造[J].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22,第5期
  • 郭佳宁,安柏荣,黄业丰,杜坤琳(沈阳铁路公安局沈阳公安处).高铁线路治安防控问题及对策研究[J].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22,第5期
  • 皇甫梦倩(铁道警察学院科研处).以新时代劳动教育养成公安院校学生忠诚品格研究[J].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22,第5期
  • 徐瑞预(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袭警罪司法适用纠偏——基于206份相关刑事判决书的分析[J].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22,第5期
  • 秦帅(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查学院).论职务犯罪技术调查措施的适用原则[J].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22,第5期
  • 徐梓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学院).以基层治理共同体干预家庭暴力研究——以公安机关为视角[J].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22,第5期
  • 张承先,黄天宇(南昌铁路公安局).铁路公安站车交接案件的实践与思考[J].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22,第5期
  • 管曙光(铁道警察学院).写作教学的育人功能与教育模式创新[J].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22,第5期
  • 符慧敏(湘潭大学法学院).大数据侦查中个人信息保护机制完善研究[J].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22,第5期
  • 王凯妮(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域外农村犯罪原因论考察[J].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22,第5期
  • 赵亚楠(西安铁路公安局刑事犯罪侦查处).系统观念视域下对铁路刑侦工作的思考[J].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22,第5期
  • 董少平,张则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大数据证据的证据属性及种类认定[J].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黄园(吉林警察学院侦查系).“五育并举”视域下公安院校深化劳动育人模式研究[J].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赵红卫(铁道警察学院马克思主义教研部).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困境与突破[J].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支钰如(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新媒体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冲击及对策研究[J].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胡晓辉1,李盛2(铁道警察学院侦查学系;铁道警察学院治安学系).铁路脆弱性分析及恐怖袭击防范[J].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余广斌(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网络空间综合治理中的法治协同学:原理、框架与实践[J].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苏华伟,乐有金,刘宝真(铁道警察学院治安学系).我国水上警察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探析[J].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宋志豪,李辰睿(铁道警察学院刑事科学技术系).高能电子束聚焦作用对人体毛发角质层的影响[J].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张慧聪(铁道警察学院法学系).新建本科院校课程建设问题思考——以课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为视角[J].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王奕琛,法学院,英国伦敦(伦敦大学学院).三对对应性职务犯罪入罪标准的设定——以最新司法文件相关规定为基础的思考[J].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袁玉洁(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风险社会视角下刑法目的解释的立场定位与位阶选择[J].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陈嘉伟(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学学院).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犯罪问题探究——基于犯罪经济学视角[J].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田颖(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牵连犯认定标准及处断原则探究[J].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乔力鸣(济南铁路公安局青岛公安处).高铁车站个人极端扰序行为风险评估[J].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王占军(铁道警察学院法学系).“枫桥经验”与新时代治安纠纷调解创新研究[J].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姜统(上海铁路公安局合肥公安处).铁路派出所的权力运行逻辑及其影响因素——以J县铁路派出所为例[J].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22,第4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共有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