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旭鑫(江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采写强化课程思政的“知情意行”模式[J].教育传媒研究,2022,第6期
-
韩秀1,王昱迪2,张富芝2(中华女子学院文化传播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大学生就业市场需求的实证研究[J].教育传媒研究,2022,第5期
-
郑素侠(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行走在路上的新闻理想教育*—“重走穆青路”的探索[J].教育传媒研究,2022,第5期
-
王铭钰1,陈鹏2(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高铁商务学校;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粉丝文化”背景下小学生追星现象调查及治理策略研究[J].教育传媒研究,2022,第5期
-
周正昂(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跨媒体叙事”:“融媒”语境下城市红色文化传播的新路径*—以合肥“延乔路”为例[J].教育传媒研究,2022,第5期
-
朱竞娅,张庆席,张炜(燕京理工学院传媒学院).产教融合视阈下的应用型影视人才培养综合机制研究[J].教育传媒研究,2022,第5期
-
李云凤,章颖(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文学院).案例教学在“纪录片创作实践”课程中的运用与探索[J].教育传媒研究,2022,第5期
-
高晓波1,2,田素美3(上海电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媒介框架下重大疫情网络谣言的生成逻辑与传播规律[J].教育传媒研究,2022,第5期
-
陈旭光(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北大影视戏剧研究中心).“电影工业美学”的“二元对立”思维与科学研究的“折衷主义”方法[J].教育传媒研究,2022,第5期
-
王文艳1,缪以恒1,袁子茗2(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献礼剧《功勋》的叙事艺术分析*—基于方言运用的视角[J].教育传媒研究,2022,第5期
-
方增泉1,2,祁雪晶2,元英2,秦月2,杨禧羡2(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新闻与传媒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新闻传播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中国大学海外网络传播力特征分析[J].教育传媒研究,2022,第5期
-
周葆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积极推动基于中国本土经验的“计算舆论”科学研究[J].教育传媒研究,2022,第5期
-
杨琴(广东省清远广播电视台).重构地方广播电视媒体传播格局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传媒研究,2022,第5期
-
卢建,何莉,何均(四川省巴中市广播电视台).融媒体时代政务访谈节目创新实践初探—以四川巴中市广播电视台《市长访谈》栏目为例[J].教育传媒研究,2022,第5期
-
张静怡(北京师范大学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拟态环境视阈下“容貌焦虑”现象成因分析[J].教育传媒研究,2022,第5期
-
张志君(中国教育电视台).关于全媒体思维的几个问题[J].教育传媒研究,2022,第5期
-
蔡之国,刘葛一(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白山黑水铸英魂》的“纪传体”式英雄叙事及传播价值[J].教育传媒研究,2022,第5期
-
喻国明1,2,张剑峰3,朱翔3(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传播创新与未来媒介实验平台;四川农业大学环境学院).后真相时代:真相认同与社会共识的可能—行为经济学视角下个体认知的类型与效用机制[J].教育传媒研究,2022,第5期
-
岳红丽,梁业江(中国教育电视台播控中心).高、标清同播频道转播CCTV-1《新闻联播》的技术实现路径研究[J].教育传媒研究,2022,第5期
-
马玥(中国教育电视台基础教育中心).构建融媒体宣推思维实现“内容+传播”双创新—基于《招办主任@你 2022 高招咨询大直播》融媒体宣推分析[J].教育传媒研究,2022,第5期
-
乔一圆方(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教育系).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戏剧教育传播路径探析[J].教育传媒研究,2022,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