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团团1,李时蓓1,伯鑫1,屈加豹1,马岩1,毛娜2,路瑞娟2(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沧州市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基于CALPUFF模型模拟沧州市铸造行业减排效果评估[J].环境影响评价,2021,第5期
-
黄伟1,2,叶堤1,2,丁俊傑1,2,李灵1,3,熊桂洪1,2,赵洁1,许丽萍1(重庆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城市大气环境综合观测与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重庆市生态环境大气污染成因分析与决策支撑重点实验室).重庆市主城区PM2.5组分分析与来源解析[J].环境影响评价,2021,第5期
-
匡舒雅,曹颖(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在环境影响评价中考虑温室气体排放的可行性分析[J].环境影响评价,2021,第5期
-
熊伶(重庆市西部水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生态优先原则实践[J].环境影响评价,2021,第5期
-
高飞,张文斌,罗杰,王胜蓝,蒋月(重庆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重庆市突发环境事件特征研究——以重庆近十年179起突发环境事件为例[J].环境影响评价,2021,第5期
-
刘剑梅,雷志斌,杨军,刘玉洁(中冶赛迪重庆环境咨询有限公司).重庆市轨道交通环境影响评价重点关注问题探讨[J].环境影响评价,2021,第5期
-
饶维1,孙灵如2,胡颖华3(四川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中国石油四川销售岷江分公司;伊尔姆环境资源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国内外陆域天然气废弃井环境管理探析[J].环境影响评价,2021,第5期
-
方慧莹1,杜嘉丹1,景哲2(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生态与市政基础设施规划设计院).城市生态网络构建研究与管控建议——以黄山市中心城区为例[J].环境影响评价,2021,第5期
-
段小平,夏志雄,黄伟(重庆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重庆市中心城区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超标原因浅析[J].环境影响评价,2021,第5期
-
陈学(重庆市大足区生态环境局).基于线性回归模型对空气质量指数的影响因素分析——以重庆市大足区为例[J].环境影响评价,2021,第5期
-
赵洪飞,邹世英,杜蕴慧,沙克昌,陈秋韵,吴铁(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将温室气体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分析研究[J].环境影响评价,2021,第5期
-
宋晓娜,宋香静,张九天(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绿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企业碳中和行动实践思考及建议[J].环境影响评价,2021,第5期
-
谭娟,杨逢乐,李增加,张先智,靳涵丞,朱明顺,关佳洁(云南省生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云南省水环境质量底线及管控分区探讨[J].环境影响评价,2021,第5期
-
刘玉兰1,程莉蓉2(大连市生态环境事务服务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土壤环境影响评价中污染物浓度单位换算公式的推导及应用[J].环境影响评价,2021,第5期
-
潘平1,钱炜2,王佳2,汪静1,刘宏立2,付永川2,张瑜龙2(重庆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不明固体废物危险特性鉴别研究[J].环境影响评价,2021,第5期
-
何明燕(重庆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新时期重庆市璧山区生态环境保护重点方向和策略研究[J].环境影响评价,2021,第5期
-
Katja Hetmanchuk1,吴成志2,尹嘉欣2(康考迪亚大学地理规划与环境系;三捷环境工程咨询(杭州)有限公司).在加拿大的环境评价中考虑减缓气候变化:目标与执行(下)[J].环境影响评价,2021,第5期
-
王军霞,吕卓,李曼,敬红(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生态环境统计与排污许可制度衔接的技术分析及建议[J].环境影响评价,2021,第4期
-
赵海珍,曹家颖,田蕴(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欧盟企业环境守法理念对我国大气强化监督帮扶工作的启示与建议[J].环境影响评价,2021,第4期
-
王爽,范鹏,门燕青,张桂芹,胡莲生,陈妙生(山东建筑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储备资产管理局济南管理站;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轨道工程建设项目污染防控措施对颗粒污染物的影响分析[J].环境影响评价,2021,第4期
-
刘海弟,李伟曼,陈运法,邹永平,张晖,冯家迪,钱均新(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多相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宜兴非金属化工机械厂有限公司;南通理工学院).陶瓷管耦合粉尘荷电技术去除白炭黑的研究[J].环境影响评价,2021,第4期
-
刘坤,李洪刚,程敏,李雨桐,张艺,安娜,黄颜欢,杨杉(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放射性核素污染土壤修复方法及技术研究进展[J].环境影响评价,2021,第4期
-
熊安琪,吴影,李泽宇,薛志浩(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微塑料检测中的消解方法研究[J].环境影响评价,2021,第4期
-
邓迪,卢培利,段林丰,李振亮,王锋文,翟崇治(重庆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环境科学系;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成渝地区PM2.5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J].环境影响评价,2021,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