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乔雨书(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杨红樱长篇科学童话的外来文学影响[J].阿来研究,2022,第2期
-
霍斐(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双重“边缘”文化的透视法——阿来小说在日本的译介与传播研究[J].阿来研究,2022,第2期
-
贺绍俊(沈阳师范大学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在日常生活叙述中长出的大树[J].阿来研究,2022,第2期
-
李耀鹏,孟繁华(沈阳师范大学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向死而生”的故乡与人性的“炸裂志”[J].阿来研究,2022,第2期
-
刘勇(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重返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历史现场”——评陈思广的《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编年史(1922-1949)》[J].阿来研究,2022,第2期
-
彭博(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误读与创见中的《尘埃落定》一一以巴拉诺维奇教授的研究为中心[J].阿来研究,2022,第2期
-
陈思广(《阿来研究》).《阿来研究》稿约[J].阿来研究,2022,第2期
-
蒋建梅(南京财经大学新闻学院中文系).民族融合作为方法——《西南边》的身份认同与文化记忆建构策略[J].阿来研究,2022,第1期
-
周循(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倾听一种腔调”——从阿来演讲看其小说创作的未完成性[J].阿来研究,2022,第1期
-
汪树东(武汉大学文学院).从藏族本土文化重审现代性——评梅卓长篇小说《神授·魔岭记》[J].阿来研究,2022,第1期
-
魏春春(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辉耀时代光芒与青春文化的自洽之歌——吉米平阶文学创作论[J].阿来研究,2022,第1期
-
梁海(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阿来的“大声音”——写在阿来文学创作四十年之际[J].阿来研究,2022,第1期
-
贺仲明,吕子涵(暨南大学文学院).灾难语境下的文学精神建构——论阿来《云中记》的思想意义[J].阿来研究,2022,第1期
-
冯良(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我写《西南边》[J].阿来研究,2022,第1期
-
肖向东(江南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叙事与魔幻现实主义叠印的史诗艺术向度——论梅卓长篇小说《太阳部落》的审美文化本质[J].阿来研究,2022,第1期
-
周文艳(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论《西南边》的创伤书写[J].阿来研究,2022,第1期
-
黄群英(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虚幻与现实结合的精神书写——评梅卓的《神授·魔岭记》[J].阿来研究,2022,第1期
-
郭大章(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殉道者的骨血和青草的芬芳——傅天琳诗歌的双重审美境界[J].阿来研究,2022,第1期
-
路嘉玮(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西南边》的民族身份建构及其困境[J].阿来研究,2022,第1期
-
孔占芳1,梅卓2(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青海省作家协会).宛如神授:格萨尔史诗的小说文本传承——梅卓《神授·魔岭记》访谈[J].阿来研究,2022,第1期
-
姚洪伟(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西南医科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表达母爱与追求本真——论傅天琳的儿童诗创作[J].阿来研究,2022,第1期
-
杨雪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普遍性追求与知识分子担当——从阿来的符号意义谈起[J].阿来研究,2022,第1期
-
张泰旗(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西藏当代文学史的框架构建与书写难题——评《西藏当代文学教程》[J].阿来研究,2022,第1期
-
段从学(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凉山“丰富的宝藏”的变形和消失——《欢笑的金沙江》三部曲的自然书写问题[J].阿来研究,2022,第1期
-
孔明玉(绵阳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情意真切而深沉的诗歌艺术[J].阿来研究,2022,第1期
-
李小红(西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部).民族历史的现代重构——论梅卓长篇小说的历史书写[J].阿来研究,2022,第1期
-
杨晨洁(西北大学文学院).小说之外的阿来——对阿来《以文记流年》的一种理解[J].阿来研究,2022,第1期
-
丁淑梅1,武晓静2(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藏地空间的戏剧书写与族别想象——以杨子元、李佳俊、尼玛顿珠剧作为考察中心[J].阿来研究,2022,第1期
-
洪士惠(台湾元智大学中国语文学系).启蒙时代的宗教视域——万玛才旦小说的西藏写述[J].阿来研究,2022,第1期
-
王薪茹1,张丽军2(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暨南大学文学院).新时代乡村现代化叙事的赓续与嬗变——读贺享雍的“时代三部曲”[J].阿来研究,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