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孙成(深圳大学港澳基本法研究中心).“人大涉港决定”的地位、效力与功能[J].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2022,第2期
  • 潘运华1,吴钦松2(福州大学法学院;国信信扬律师事务所).个别免除时共同保证人间的追偿权之证成[J].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2022,第2期
  • 李有星,周冰(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短线交易条款的功能定位与适用规则重构[J].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2022,第2期
  • 周江洪(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数人保证中保证债务免除的涉他效力问题[J].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2022,第2期
  • 贾圣真(中国民航大学法学院).行政诉讼制度的组织法功能:现实图景与未来走向[J].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2022,第2期
  • 韩旭(四川大学法学院).“异地用检”规制论[J].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2022,第2期
  • 吴桐,王瑞剑(北京大学法学院).“检察一体”源流考[J].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2022,第2期
  • 张晓媛(北京大学法学院).不纯正不作为犯因果关系的厘清与重构[J].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2022,第2期
  • 李中原(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连带债务中免除和时效届满的涉他效力模式 ——从连带性的规范基础出发[J].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2022,第2期
  • 西村裕一1,王丹红2(日本北海道大学法学部;西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国体概念在日本宪法学的引进 ——明治15年的宪法学序论[J].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2022,第2期
  • 任怡多(吉林大学法学院).金融科技穿透式监管的逻辑机理与制度构建[J].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2022,第2期
  • 熊琦(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著作权法“通知-必要措施”义务的比较经验与本土特色[J].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2022,第1期
  • 冯晓青(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法研究所;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我国著作权客体制度之重塑:作品内涵、分类及立法创新[J].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2022,第1期
  • 陈伟(北京大学法学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性教育中国家、父母、儿童的宪法关系 ——以性教育读本争议为例[J].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2022,第1期
  • 沈建峰(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劳动争议裁判的路径与方法 ——以核心价值观入宪为背景[J].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2022,第1期
  • 钟瑞栋(温州大学法学院).《民法典》对“体制中立”民法传统的承继与超越 ——兼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规范内涵及立法技术[J].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2022,第1期
  • 孙光宁(山东大学法学院(威海)).裁判文书援引指导性案例的效果及其完善 ——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J].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2022,第1期
  • 吴培琦(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破解迷象:国内法域外管辖的基本形态与衍生路径[J].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2022,第1期
  • 张亮1,2,刘松涛1(中山大学法学院;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粤港澳大湾区区际刑事司法协助制度的构建[J].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2022,第1期
  • 阿图尔·迈尔-哈尧茨,柯伟才(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法律续造的战略方面与战术方面 ——关于法官造法的界限问题[J].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2022,第1期
  • 克里斯蒂安·施塔克1,赵静2(德国哥廷根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论法律的价值证立之必要性[J].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2022,第1期
  • 方新军(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本期聚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意义和方法[J].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2022,第1期
  • 陈虎(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阅读障碍者著作权合理使用条款解释[J].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2022,第1期
  • 方新军(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法典》解释的意义和方法[J].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2022,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尾页 共有2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