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饶松1,2,杨轶南1,胡圣标2,王强3(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分公司).川西南地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页岩热演化史及页岩气成藏意义[J].地球科学,2022,第11期
  • 罗涛,胡兆初(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副矿物U-Th-Pb定年新进展[J].地球科学,2022,第11期
  • 常启昕1,2,孙自永3,潘钊3,李兆峰1,2(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高寒山区河道径流的形成与水文调节机制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2022,第11期
  • 李发森1,李显巨1,陈伟涛1,董玉森1,李雨柯2,王力哲1(中国地质大学计算机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牡丹江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基于深度特征的双极化SAR遥感图像岩性自动分类[J].地球科学,2022,第11期
  • 冯新斌,王训,孙广义,袁巍(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植被生态系统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进展与挑战[J].地球科学,2022,第11期
  • 岳大力1,2,李伟1,2,杜玉山3,胡光义4,王文枫5,王武荣1,2,王政1,2,鲜本忠1,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昆仑数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河流相储层地震属性优选与融合方法综述[J].地球科学,2022,第11期
  • 杨劲松1,2,王永3,尹金辉1,赵华2,刘哲2,姜高磊2,张鹏4,戚甲豪2(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第四纪年代学与水文环境演变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河北省地质调查院).我国冲积平原区洪水事件重建研究进展及展望[J].地球科学,2022,第11期
  • 李胜利1,马水平2,周练武2,黄晓娣2,韩波2,李航1(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海相储层演化与油气富集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港油田第二采油厂).辫曲转换与共存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对古代河流沉积环境恢复的启示[J].地球科学,2022,第11期
  • 李伟1,2,岳大力1,2,李健3,刘瑞璟1,2,郭长春3,王文枫4,张海娜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昆仑数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基准面旋回控制的河流相储层差异构型模式:以山西大同侏罗系露头为例[J].地球科学,2022,第11期
  • 袁建江(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煤中关键金属元素的赋存状态与富集机制是什么?[J].地球科学,2022,第11期
  • 马昌前1,2,邹博文1,黄贵治1(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火山喷发机制、气候效应及火山地球工程[J].地球科学,2022,第11期
  • 顾铱1,孙继尧1,肖倩1,李毅恒1,王心怡1,曹克楠1,刘亦婷1,何琦1,杨浩2,陈倩3,杨金昆3,宋文磊3,宗克清1,4,张文4,巫翔1,4,胡兆初4,肖龙1,4,佘振兵1,2,汪在聪1,4(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嫦娥五号返回月壤微观形貌特征及其对太空风化的指示意义[J].地球科学,2022,第11期
  • 金戈1,邓娅敏2,杜尧2,陶艳秋2,范红晨2(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调查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天鹅洲长江故道湿地地下水砷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控制机理[J].地球科学,2022,第11期
  • 李爽,文章,朱棋,刘慧,杨舒婷(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电化学-水动力循环耦合井内生物反应器去除地下水中苯胺[J].地球科学,2022,第11期
  • 赵俊杰1,黄云飞1,吉霞1,楚道亮2,童金南2(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贵州水城仲河剖面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底栖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与功能多样性转变[J].地球科学,2022,第11期
  • 李炎桂1,2,3,姚华舟1,2,3,William J.Foster4,邢立达5,王传尚1,3,Asma Tahir2,Junaid Khan2,安志辉1,3,赵赫2,王建雄1,3(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调查研究院;古生物与地质环境演化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汉堡大学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藏东昌都地区首次发现中侏罗世兽脚类恐龙行迹[J].地球科学,2022,第11期
  • 彭希1,李春峰2,3,4,宋陶然5,宛晓莉6,侯文爱2,温永林2,李亚清2,刘宇涛2,唐福贵2(浙江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浙江大学海洋学院;浙江大学海南研究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海洋科学技术学院;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南海北部洋-陆过渡带深部结构与岩石圈破裂过程[J].地球科学,2022,第11期
  • 花卫华,肖旖旎,王振娟,郑鹏,闻龙,刘修国(中国地质大学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基于三维地质模型的矢量地质剖面图实时生成技术[J].地球科学,2022,第11期
  • 孙浩1,刘营1,王正1,王振1,刘荆平1,陈超1,王国灿2,3,王岸2,3(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地球内部多尺度成像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全球大地构造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调查研究院).音频大地电磁约束反演在地层识别中的应用:以哈密盆地为例[J].地球科学,2022,第11期
  • 王坤1,2,李奇维3,秦颖4,李祥波2,董欢5(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孙越崎学院;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攀西红格层状岩体中辉绿岩脉成因及地质意义[J].地球科学,2022,第11期
  • 武田田1,2,商斐3,陈睿倩4,钟志1,2(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湖北省油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松辽盆地青山口组页岩有机碳含量分布特征[J].地球科学,2022,第11期
  • 石文龙,杨海风,杜晓峰,高雁飞,刘睿,涂翔(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海域南部古水系恢复及其沉积耦合响应预测[J].地球科学,2022,第11期
  • 任纪舜,徐芹芹(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真的能漂移吗?[J].地球科学,2022,第11期
  • 林巍1,申建勋1,潘永信1,2(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与行星物理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关于我国天体生物学研究的思考[J].地球科学,2022,第11期
  • 孙美静1,2,姚永坚1,2,罗伟东1,2,胡小三1,2,周娇1,2,徐子英1,2,鞠东1,2,刘杰3(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部海底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南海西北部中建南海底峡谷群的发现及演化特征[J].地球科学,2022,第11期
  • 黄文松(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三维地震约束辫状河储层的多点统计建模研究:以委内瑞拉M区块为例[J].地球科学,2022,第11期
  • 杜文波1,2,聂鑫1,2,杨楚鹏1,2,胡小三1,2,高红芳1,2(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部海底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南海北部珠江口外峡谷体系沉积特征、演化及其控制因素[J].地球科学,2022,第11期
  • 印森林1,章彤2,唐文军2,夏平2,岳大力3,于枫林2,黄凡2,陈旭4(长江大学录井技术与工程研究院;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井震结合表征曲流型河道储层叠置样式:以准噶尔盆地东部阜东5井区侏罗系头屯河组为例[J].地球科学,2022,第11期
  • 谭皓月1,文章1,朱棋1,杨舒婷1,蔡其正2,刘慧1(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长江流域环境水科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砂槽电化学-水动力学循环系统氯代烃反应迁移实验与模拟研究[J].地球科学,2022,第11期
  • 莫宝学.推荐新编《火成岩成因》教材[J].地球科学,2022,第11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