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张金丹(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我国高校教师劳动关系的历史脉络、现实问题与理应进路[J].教师教育学报,2023,第5期
  • 朱月华(郑州大学教育学院).应然与实然:“县管校聘”改革的价值取向、现实困境及破解之道[J].教师教育学报,2023,第4期
  • 靳玉乐1,李敏2(深圳大学教育学部;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教师情绪管理的现实困境与改进策略[J].教师教育学报,2023,第4期
  • 罗梦园,杜静(河南大学教育学部).“县管校聘”政策下教师专业资本的流失与重建[J].教师教育学报,2023,第4期
  • 蒋立兵1,赵芳娜1,雷圣艳2(华中师范大学终身教育研究所;武汉市鲁巷实验小学).“双减”落地过程中教师开展教学变革的阻力因素与突破路径[J].教师教育学报,2023,第4期
  • 孙晓红1,肖文轩2,赵江山3,李琼3(青岛大学师范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我国教师教育政策演进的历史逻辑与结构逻辑——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J].教师教育学报,2023,第4期
  • 王飞(山东女子学院教育学院).论教师职责的道德性:从道德义务到职业准则[J].教师教育学报,2023,第4期
  • 曹纯惠(深圳市南山实验教育集团).中小学教师工作负担形成机制及问题——基于情感劳动理论视角[J].教师教育学报,2023,第4期
  • 张军1,董秋瑾2(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新疆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将理想照进现实:青年教师专业身份的多维理解与重构——一位中学化学教师的个案研究[J].教师教育学报,2023,第4期
  • 欧阳修俊,童雨欣,魏凤银(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双减”背景下教师工作机制优化路径[J].教师教育学报,2023,第4期
  • 田夏彪(大理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新时代学校“五育”融合的实践向度[J].教师教育学报,2023,第4期
  • 姚则会(安徽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智能化时代高校教师的“变”与“不变”[J].教师教育学报,2023,第4期
  • 邱学华1,张良2,金海楠2(常州大学尝试教育科学研究院;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尝试教学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专访尝试教学法创始人邱学华[J].教师教育学报,2023,第4期
  • 曾汶婷(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中小学教师减负政策实施困境及其破解路径——基于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的分析[J].教师教育学报,2023,第4期
  • 赵宁宁1,田童心1,何艺璇2,王立军1(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大学附属小学).教育实习中的重要他人及其对实习教师的影响机制[J].教师教育学报,2023,第4期
  • 王利,陈蝴蝶,王春华(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小学教师教学素养的基本要素与结构逻辑[J].教师教育学报,2023,第3期
  • 谌舒山,黄静(中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从工具到价值: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理性回归[J].教师教育学报,2023,第3期
  • 肖军1,张军2(重庆南开中学;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中小学教师工作效率的内涵特征、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J].教师教育学报,2023,第3期
  • 肖瑶1,董文婧2,张陈月3(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成都市锦江区教育科学研究院;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教师创新能力研究的国际进展、热点及趋势 ——基于SSCI期刊1 657篇论文的可视化分析[J].教师教育学报,2023,第3期
  • 乐星宇(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幼儿园教师创造性教学行为的内涵特征与形成机理[J].教师教育学报,2023,第3期
  • 王远,陈时见(西南大学教育学部).中小学数字素养教育的动因、目标与路径 ——加拿大的改革探索与发展经验[J].教师教育学报,2023,第3期
  • 易冰清1,李臣之2,温蓝青2(深圳市宝安区航城学校;深圳大学教育学部).高水平大学非师范毕业生教师入职适应研究[J].教师教育学报,2023,第3期
  • 石伟平,金星霖(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新时代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新使命与新路径 ——专访华东师范大学石伟平教授[J].教师教育学报,2023,第3期
  • 李小红1,2,赵安博2,章静2(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西大学文学院).国际中文教师全球胜任力框架构建[J].教师教育学报,2023,第3期
  • 何茜1,余茜2(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重庆科学城实验一小西丰小学校).生活美学视域下教师审美素养的意蕴与养成[J].教师教育学报,2023,第3期
  • 周建强,杨文静(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多尔后现代课程观的核心要义与思想精髓探究 ——基于“隐喻”与“自组织”视点[J].教师教育学报,2023,第3期
  • 丁锐1,2,魏巧鹤1,祖丹1,宋枚娜3,吕国蕊4(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东北师范大学分中心;常州市中天实验学校;昆明市五华区红旗小学教育集团).我国小学教师培养成效及其提升路径 ——基于职前小学教师培养目标达成情况的调查[J].教师教育学报,2023,第3期
  • 周琴1,陈思雨2,向中秋2(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双减”背景下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水平及特征 ——基于云贵川渝的调查[J].教师教育学报,2023,第3期
  • 曹允珍,刘黎,黄菊(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新时代教师素养及其发展路径 ——第十六届东亚教师教育国际研讨会综述[J].教师教育学报,2023,第3期
  • 张正仁,杨娟,殷鹏飞(重庆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校混合式教学促进深度学习的有效路径[J].教师教育学报,2023,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