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编辑部).编辑部报告[J].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2,第2期
-
张志杰(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文学史的权力:笔记作为文学体式的隐与显[J].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2,第1期
-
黄贞权(许昌学院文史与传媒学院).规谏、教化、救世:孔颖达《毛诗正义》诗歌功用论[J].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2,第1期
-
吕帅栋(上海大学文学院).《文心雕龙》对文病的指称、界定与认知[J].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2,第1期
-
李平,曹学琴(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底本考证[J].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2,第1期
-
史晓婷,曹旭(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论谢灵运的二极山水美学[J].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2,第1期
-
罗争鸣(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湖北师范大学中文系).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的文学创作研究[J].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2,第1期
-
戴路(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论陆游的诏令文体观念[J].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2,第1期
-
史笑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大病则大佳”——论晚明士人的疾病体验与性灵思想[J].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2,第1期
-
刘爱丽(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国朝畿辅诗传》之编纂特点与陶樑的诗学主张研究[J].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2,第1期
-
孙克强(河南大学文学院).丁绍仪词学批评论略[J].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2,第1期
-
韩进(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古籍特藏部;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析戴熙“七候”说[J].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2,第1期
-
牛志威(河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河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黄伯耀的小说理论与小说创作考论[J].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2,第1期
-
曹顺庆,刘诗诗(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返其旧心,具了解之同情”——《毛诗序》美刺说新解[J].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2,第1期
-
甘生统(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三教珠英》的编撰特点及其对文学思想之影响[J].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2,第1期
-
文爽(扬州大学文学院).《乐记》:明代诗学“以声论诗”的纲领[J].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2,第1期
-
史哲文(安徽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方宗诚《说诗章义》评解趣旨与清代诗经学中的桐城家法[J].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2,第1期
-
朱兴和(上海交通大学中文系).超社的诗学思维与思想文化意义[J].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2,第1期
-
尚鹏(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稀见清黄承增《槠山诗话》辑录[J].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2,第1期
-
向迪琮,和希林(河南大学文学院).《柳溪词话》[J].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2,第1期
-
吴志刚(南京大学文学院).核心与边缘的交互:《文心雕龙》文体组合原则发微[J].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2,第1期
-
郭苏夏(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心雕龙》楚辞、汉赋理论“矛盾性”新探——重审“矛盾”的真实形态与刘勰的调和措施[J].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2,第1期
-
陈文忠(安徽师范大学诗学研究中心).“天下有情人”与“天涯沦落人”——《长恨歌》、《琵琶行》阐释史比较[J].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2,第1期
-
张二雄(武汉大学文学院).自然与精工:何以都是“透彻之悟”[J].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2,第1期
-
郑利华,王婷(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诗源辩体》与明代复古诗学的重新整合[J].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2,第1期
-
张玖青(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谶纬与文学关系研究平议[J].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2,第1期
-
俞宁(美国西华盛顿大学英文系).试论生态批评理论与唐诗研究的几个契合点[J].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2,第1期
-
李建中,罗柠(武汉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批评史书写对传统史学的赓续与新变[J].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2,第1期
-
吴晟1,吴偲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广东财贸职业学院).剪裁与演绎:中国古代编剧理论探析[J].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