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冯路,陈功(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有限度的条件式依赖:健康因素对老年人居住安排变动的影响[J].人口与社会,2023,第4期
  • 石惠文(武汉大学社会学院).基层治理视域下的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运作与实践效能——基于闽南A村的调查研究[J].人口与社会,2023,第4期
  • 尹勤,马嘉琪,许鑫颖(南京邮电大学经济学院).供需均衡视角下江苏省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发展研究[J].人口与社会,2023,第4期
  • 薛君,刘晓晨(河南省社会工作与社会治理软科学研究基地).青年母职实践的演变——从孩子为中心到个体价值追求[J].人口与社会,2023,第4期
  • 丁志宏,王伟成(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社会公平感对流动人口政治参与的影响机制研究[J].人口与社会,2023,第4期
  • 李升,王晓宣(北京工业大学文法学部).代际关系视角下的子代婚姻满意感影响因素研究[J].人口与社会,2023,第4期
  • 《人口与社会》编辑部.《人口与社会》2023年重点选题[J].人口与社会,2023,第4期
  • 《人口与社会》编辑部.投稿须知[J].人口与社会,2023,第4期
  • 成前1,郑保丰1,李月2(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我国失能老人照护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人口与社会,2023,第3期
  • 熊春林,谢燕,龚林青(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互联网使用、基层政府信任感与农村居民幸福感——基于CSS2019数据的实证分析[J].人口与社会,2023,第3期
  • 向华丽1,2,刘言1,2,孙晨晋1,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可持续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人口老龄化、技术进步与低碳发展的关系研究——以中部地区为例[J].人口与社会,2023,第3期
  • 李梦凡1,赵朋飞2(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比较视阈下互联网使用的社会焦虑效应研究[J].人口与社会,2023,第3期
  • 陈勇1,汪山景2,周涛2(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四川大学人口研究所).西部农户就近迁居城镇意愿、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一个农业大镇的个案研究[J].人口与社会,2023,第3期
  • 朱荟,王舒艳,李昉(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数字老龄化对中国老年人认知能力的影响研究[J].人口与社会,2023,第3期
  • 黄润龙1,沙勇1,赵媛2(南京邮电大学人口研究院;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百岁老人的构成及健康状态——以南京市百岁老人为例[J].人口与社会,2023,第3期
  • 王雅洁1,骆洪梅1,闫晓2(国家卫生健康委流动人口服务中心;河北金融学院).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参与状况及影响因素[J].人口与社会,2023,第3期
  • 刘璐婵,黄金嘉,韩慧怡(南京邮电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压力与抑制:青年“躺平”的压力过程解释[J].人口与社会,2023,第3期
  • 《人口与社会》编辑部.投稿须知[J].人口与社会,2023,第3期
  • 陈红1,米红2(宁波工程学院“一老一小”发展研究院;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我国育儿假政策实施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兼与相关国家的比较分析[J].人口与社会,2023,第2期
  • 王金营1,李庄园2(河北大学经济学院;河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人口负增长下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思考和政策支持探究[J].人口与社会,2023,第2期
  • 赵梦晗1,高伟杰2(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童年家暴经历对女性成年后家暴可能性的影响[J].人口与社会,2023,第2期
  • 黄佳琦(武汉大学社会学院).农村青年恋爱与婚姻的适应性策略[J].人口与社会,2023,第2期
  • 杨丽新(武汉大学社会学院).嵌入、制衡与借势:转型期农村家庭养老秩序再生产机制[J].人口与社会,2023,第2期
  • 秦婷婷(中国青年出版社).英国提高生育率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人口与社会,2023,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