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李海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经营与生长模拟重点实验室).碳中和愿景下森林碳汇评估方法和固碳潜力预估研究进展[J].中国地质调查,2021,第4期
  • 张春来1,黄芬1,蒲俊兵1,曹建华1,2(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中国岩溶碳汇通量估算与人工干预增汇途径[J].中国地质调查,2021,第4期
  • 王国胜,孙涛,昝国盛,王棒,孔祥吉(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调查规划设计院).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在实现“双碳”目标中的作用和建议[J].中国地质调查,2021,第4期
  • 张成龙,郝文杰,胡丽莎,刘廷,张徽,刁玉杰(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泄漏情景下碳封存项目的环境影响监测技术方法[J].中国地质调查,2021,第4期
  • 李采1,郭朝斌1,李霞2,杨利超1,任舫1,何庆成1(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地质调查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路径浅析[J].中国地质调查,2021,第4期
  • 邱添1,2,曾令森1,申婷婷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深地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基性-超基性岩碳酸盐化固碳效应研究进展[J].中国地质调查,2021,第4期
  • 刁玉杰,马鑫,李旭峰,张成龙,刘廷(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咸水层CO2地质封存地下利用空间评估方法研究[J].中国地质调查,2021,第4期
  • 刘亮霆,肖湘(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高压下深海碳循环的过程及其对生命活动的影响[J].中国地质调查,2021,第4期
  • 郭朝斌1,李采1,杨利超1,刘凯1,阮岳军2,何阳2(中国地质科学院;湖南省地质调查院).压缩空气地质储能研究现状及工程案例分析[J].中国地质调查,2021,第4期
  • 薛碧颖1,2,陈斌1,2,邹亮1,2(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海洋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我国海洋无碳能源调查与开发利用主要进展[J].中国地质调查,2021,第4期
  • 王朋飞,姜重昕,马冰(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国内外氢能发展战略及其重要意义[J].中国地质调查,2021,第4期
  • 刘廷,马鑫,刁玉杰,金晓琳,付杰,张成龙(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国内外CO2地质封存潜力评价方法研究现状[J].中国地质调查,2021,第4期
  • 袁道先.序言[J].中国地质调查,2021,第4期
  • 刘焰(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未来百年全球气候变化分析[J].中国地质调查,2021,第3期
  • 张家嘉,顾大年,杜东旭(安徽省勘查技术院).安徽五河地区岩浆岩及构造对金矿的控制作用[J].中国地质调查,2021,第3期
  • 陈志东,王子豪,刘升(安徽省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技术院).激电法在巢湖市山里许矽卡岩型铜金矿靶区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地质调查,2021,第3期
  • 刘帅1,2,刘志涛1,2,段晓飞1,2,冯颖1,2,蒋书杰1,2,黄松1,2(山东省地勘局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山东省鲁北地质工程勘察院).山东省广饶县地下水位多年动态及其地质环境效应分析[J].中国地质调查,2021,第3期
  • 李稳1,2,宫少军1,2,梁昊1,2,王国槐1,2,王培培3(天津市地质研究和海洋地质中心;天津华勘自然资源勘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南地质调查院).资源再生型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以河南省洛宁县为例[J].中国地质调查,2021,第3期
  • 赵季初1,2,郭国强3,吴清华1,2(山东省地勘局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山东省地热清洁能源探测开发与回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物化探勘查院).综合物探方法在隆起型地热田找矿中的应用[J].中国地质调查,2021,第3期
  • 楚亮1,2,董士玲1,付丽莉3,徐雷3(徐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江苏中天吉奥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市级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探索 ——以徐州市为例[J].中国地质调查,2021,第3期
  • 彭毅1,王远超2,高阳3,4(中国地质调查局长沙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应用地质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自然资源部农用地质量与监控重点实验室).1990—2018年长沙市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J].中国地质调查,2021,第3期
  • 赵增玉1,王伟2,李向前1,黄敬军1,于军1(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泰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基于城市地质调查成果的泰州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J].中国地质调查,2021,第3期
  • 写熹,李斌,杜玉雕(安徽省地质调查院).安徽省宁国大龙地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效果[J].中国地质调查,2021,第3期
  • 邓亚东1,杨洪勇2,郭小红2,周永乐2,吴晓燕2(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酉阳县桃花源旅游投资集团).重庆酉阳县叠石花谷景区地质遗迹景观特征及品质价值研究[J].中国地质调查,2021,第3期
  • 王鹏,王雁鹤,韩小龙,韩昊,张德明,张秉强(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宁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1990—2019年黑河流域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及气温对其影响[J].中国地质调查,2021,第3期
  • 王义,李丽(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南海油气钻井平台遥感监测研究[J].中国地质调查,2021,第3期
  • 张子凡1,张海燕2,刘晓煌3,4,吴浩然5,刘淑亮5,柳晓丹5(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综合调查指挥中心;自然资源要素耦合过程与效应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调查局烟台海岸带地质调查中心).华北地区自然资源综合区划的动态变化特征[J].中国地质调查,2021,第2期
  • 郑艺文1,张海燕2,刘晓洁2,刘晓煌3,4,鲍宽乐5,王小天5(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调查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自然资源要素耦合过程与效应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调查局烟台海岸带地质调查中心).1990—2018年东北地区综合区划下自然资源动态变化特征分析[J].中国地质调查,2021,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共有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