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静(华东政法大学传播学院).中国突发事件中网民群体情绪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J].新媒体与社会,2022,第1期
-
黄琦翔1,2,吴倩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城市舆情治理与国际形象传播研究中心).复杂嵌套:数字叙事时代城市形象的多层建构——以广州城市传播为例[J].新媒体与社会,2022,第1期
-
陈先红,杜明曦(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在元宇宙里讲故事:中国IP故事世界的建构[J].新媒体与社会,2022,第1期
-
李玮1,马磊1,蒋晓丽2(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元宇宙:一个横空出世的对象?——以符号学为视角的历史考察与伦理审思[J].新媒体与社会,2022,第1期
-
刘海明1,2,古凤1(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重庆大学传媒伦理与法规研究中心).元宇宙媒介场域的伦理审视与道德规制[J].新媒体与社会,2022,第1期
-
王平(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浦东干部学院领导与传播中心).元宇宙在中国的扩散:基于创新扩散理论的视角[J].新媒体与社会,2022,第1期
-
刘锐(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新4C法则:新国潮品牌传播逻辑与实践进路研究[J].新媒体与社会,2022,第1期
-
谢耘耕,李丹珉(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大数据舆情分析系统的优化路径与原则[J].新媒体与社会,2022,第1期
-
袁映雪,陈虹(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把关人视角下的算法技术认知与治理出路研究[J].新媒体与社会,2022,第1期
-
王大丽(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智媒时代受众研究的新路径:“民间理论”[J].新媒体与社会,2022,第1期
-
冯婷1,2,陈瑛3(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广东财经大学广告系;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传播学视域中的吉祥物IP人格化设计及应用——以北京2022年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为例[J].新媒体与社会,2022,第1期
-
袁会,尹金凤(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元宇宙:一个新技术概念的话语实践[J].新媒体与社会,2022,第1期
-
侯旋(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网络舆情智能预警模型及防控策略——基于量子竞争理论[J].新媒体与社会,2022,第1期
-
刘维邦(郑州大学哲学学院).元宇宙时代的身体、自我和社会之关系[J].新媒体与社会,2022,第1期
-
陈琦,郑杨(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元宇宙下的具身认知与思维的演变——虚实共融下的人物分裂、消解、叠构与重塑[J].新媒体与社会,2022,第1期
-
马立明,黄泽敏(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从景观到造梦:传播学视阈的“元宇宙”与伦理反思[J].新媒体与社会,2022,第1期
-
李晓静,谭香苹(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新兴媒介、智能传播与人类福祉——2021新媒体国际论坛综述[J].新媒体与社会,2022,第1期
-
李武,杜兰娟,谢泽杭(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微信好友多样性会影响用户对选择性呈现功能的使用吗?——基于语境坍塌视角的探讨[J].新媒体与社会,2022,第1期
-
于鹏亮,何鹏飞(宁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价值重思与范式审视:社会变革视野下的中国舆论学研究——第五届中国舆论学论坛综述[J].新媒体与社会,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