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编辑部(《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编辑部).《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匿名审稿实施办法[J].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3,第2期
-
王亮军(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论范晔《后汉书》中的“大一统”意识[J].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3,第1期
-
颜克成,唐淑权(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民族研究所历史系).从《边疆》《史学》周刊看昆明《益世报》副刊的学术研究[J].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3,第1期
-
王玉婷(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新中国成立初期陈守实的“中国史学史”教研述论[J].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3,第1期
-
周文玖(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朱希祖等北大教授1923年到武汉讲学时间辨正[J].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3,第1期
-
秦晓(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论卡尔《历史是什么?》的史学思想[J].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3,第1期
-
彭丽杰(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一个元代宋遗民的“天下”与“中国”观——以马端临《文献通考》之《舆地考》《四裔考》为中心的考察[J].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3,第1期
-
谢贵安,喻俊虹(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传统官史的近代异动:《清宣宗实录》对西方认知的转变[J].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3,第1期
-
苏晓涵(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收回文化租界”的尝试——抗战时期“部定大学用书”的中国历史教材[J].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3,第1期
-
黄卉(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白寿彝先生的孔孟哲学管窥[J].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3,第1期
-
江佳凤(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白寿彝的《大学》诠释[J].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3,第1期
-
黄冬敏(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伏尔泰人文主义思想的研究与反思——以欧美学界为中心[J].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3,第1期
-
丁何昕子(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保守主义的精神与实践——冷战史后修正主义研究取径分析[J].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3,第1期
-
庾向芳,李小梅(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郭沫若对《近世社会主义》的阅读与接受[J].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3,第1期
-
王红霞(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古史辨运动”的重心转向及其原因探析[J].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3,第1期
-
廖紫蕙(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是建设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前沿会议综述[J].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3,第1期
-
张杰(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论《史通》开启的关于体裁、体例、文辞与史书编纂的讨论[J].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3,第1期
-
赵锋(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国家博物馆藏品征集与鉴定部).张尔田的史学思想及其在近代学术史“失语”现象之反思[J].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3,第1期
-
韩晶晶(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由忠臣到圣王:王国维著述中的周公形象[J].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3,第1期
-
杨共乐(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探索中留下的印迹 贯通下结出的硕果[J].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3,第1期
-
许洪冲,樊柏宏(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2022年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术研讨会述略[J].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3,第1期
-
杨共乐.卷首语[J].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3,第1期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编辑部(《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编辑部).《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稿约[J].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3,第1期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编辑部(《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编辑部).《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匿名审稿实施办法[J].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3,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