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徐振1,唐子尊2(西安工业大学文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对文艺作品中“吝啬鬼”人物形象的审美判断[J].中国美学研究,2021,第1期
  • 吴群涛,卢润凡(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戴着镣铐跳舞:鲍勃·迪伦《狼蛛》的写作艺术[J].中国美学研究,2021,第1期
  • 袁俊伟(东南大学人文学院).从王充《论衡》到陆机《文赋》——葛洪《抱朴子》文论接受渊源述略[J].中国美学研究,2021,第1期
  • 孙喜艳(岭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先秦乐教形态特征论[J].中国美学研究,2021,第1期
  • 燕世超(南昌理工学院传媒学院).系统性思维中的魏晋风度——论《魏晋风度:中国人生命审美意识形态初步建构》的学术探索[J].中国美学研究,2021,第1期
  • 潘海军(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论黄宾虹美学思想的“无我”境界[J].中国美学研究,2021,第1期
  • 朱研(湖南大学文学院).比较视域中的中西诗学范畴:胸襟与感性[J].中国美学研究,2021,第1期
  • 苏畅(鲁迅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论宋代绘画美学之形质相谐[J].中国美学研究,2021,第1期
  • 赵启斌(南京博物院古代艺术研究所).隐逸文化与审美意象的确立——以中国绘画史“渔隐图”及“舟渔”“垂钓”图像为例[J].中国美学研究,2021,第1期
  • 朱璟(杭州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院).“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地——《无间道》与《无间行者》的身体美学比较[J].中国美学研究,2021,第1期
  • 约翰·卡尔文·福开森,王绮(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华山水画家[J].中国美学研究,2021,第1期
  • 朱逸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艺与美学研究中心).关于人文江南的“美的历程”——读刘士林《江南诗性文化》[J].中国美学研究,2021,第1期
  • 朱志荣,季资朝,林小发.《中国艺术哲学》德文版序[J].中国美学研究,2021,第1期
  • 张玉能(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社会形态及其性质探本与美学——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J].中国美学研究,2021,第1期
  • 马草(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语法功能与诗歌自觉——魏晋南北朝诗歌五言句式的美学研究[J].中国美学研究,2021,第1期
  • 秦川(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音乐艺术的美感逻辑论[J].中国美学研究,2021,第1期
  • 张丹(延安大学文学院).西方艺术语境下的中国书法[J].中国美学研究,2021,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尾页 共有2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