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中栋(扬州大学).论六朝画论中的“气”概念[J].中国美学研究,2023,第1期
-
陈沁云(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神用象通”与“Einbildungskraft”——刘勰与康德想象力理论比较[J].中国美学研究,2023,第1期
-
周品洁1,曾繁仁2,3(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基地;山东大学;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论李贽历史批点中的审美思想[J].中国美学研究,2023,第1期
-
李斌(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数字人文影响下的艺术史研究——数字艺术史的争议与创新[J].中国美学研究,2023,第1期
-
刘庆(南昌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罗杰·弗莱形式主义理论的生发与中国艺术美学经验的赋能[J].中国美学研究,2023,第1期
-
江婷(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意象与symbol、metaphor——中西意象思想内涵辨析[J].中国美学研究,2023,第1期
-
贺方刚(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论犹太美学对“美是意象”的反向证成[J].中国美学研究,2023,第1期
-
陈朗(苏州大学文学院).论叶朗“美在意象”说的理论穿行[J].中国美学研究,2023,第1期
-
王正中(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湖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意象体系论[J].中国美学研究,2023,第1期
-
梁晓萍1,陈恩诚2(山西大学音乐学院;广东新会陈经纶中学).跨越中介,实现有厚度的感性——本体论生活美学的理论定位[J].中国美学研究,2023,第1期
-
查常平(四川大学基督教研究中心).人的时间的自然化与历史化[J].中国美学研究,2023,第1期
-
曾永成(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音乐本体与“美学之谜”——从马克思提出的审美本体特性之例出发的探究[J].中国美学研究,2023,第1期
-
谢金良(复旦大学中文系).诗性·巫性·神性与审美根性——中国易学与美学发微[J].中国美学研究,2023,第1期
-
蒋瑞琰.狂狷与细腻:徐渭“圆通不泥”的休闲审美内涵考察[J].中国美学研究,2023,第1期
-
李淑婷(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去圈层化与去知识化:现代中国早期艺术教育的民众化审美范式——以民国艺术期刊为研究中心[J].中国美学研究,2023,第1期
-
陶金(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从非同一性立场与论说文形式的统一看阿多诺的自然美思想[J].中国美学研究,2023,第1期
-
宋杰(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神经美学研究面面观——兼述《当代神经美学研究》[J].中国美学研究,2023,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