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龚为纲(武汉大学社会学院).数字直播平台中的互动仪式与隐性支配——以A电商直播平台为例[J].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3,第3期
-
王雨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科学进步的文化演化解释[J].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3,第3期
-
杨昕沫(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东方外交史的多维书写与自我重构[J].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3,第3期
-
王明玉(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人工智能时代的数字自我[J].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3,第3期
-
张劼颖1,李雪石2(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数字虚拟社区研究:学术脉络与关键议题[J].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3,第3期
-
耿曙(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提升质性研究论证质量的两种途径[J].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3,第3期
-
唐诗人(暨南大学文学院).探究当代城市文学本土化研究路径[J].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3,第3期
-
魏华莹(河南大学文学院).景观与心灵:城市文学研究向度反思[J].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3,第3期
-
高奇琦(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院).知识革命还是知识堕化——ChatGPT与知识生成秩序[J].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3,第2期
-
王长松(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文化空间的概念、研究范式与实践[J].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3,第2期
-
陈林侠(中山大学中文系).天人观念与中国电影的美学重建[J].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3,第2期
-
厉震林(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院).“影戏”表演观念及其电影学派意义辨析[J].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3,第2期
-
黄万华(山东大学文学院).文学经典化视域下华文文学学科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3,第2期
-
沙垚1,李彬2(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传播学研究的反思与进路[J].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3,第2期
-
江凌(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文化产业管理系).城市文化空间研究的重点议题及其未来趋向[J].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3,第2期
-
黄祖辉,茅锐(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重新认识城乡收入差距[J].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3,第2期
-
米加宁,刘润泽(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大算力与知识生产方式的革命——基于ChatGPT的技术影响与实践展望[J].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3,第2期
-
杨文姣1,王传超2(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人类学研究所).“农业—语言共扩散”假说在东亚的适用性评析[J].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3,第2期
-
王淑娇(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从“空间”到“场所”——当代城市空间重塑与文化再生的认知视角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3,第2期
-
唐丰鹤(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情绪心理学视角下的情理司法[J].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3,第2期
-
李荣荣(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在人类学“田野”中反思精神医学[J].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3,第2期
-
吴帆1,晏浩2(南开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香港中文大学—南开大学社会政策联合研究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受限下社会工作干预策略选择——以一个增进儿童积极行为发展的项目为例[J].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3,第2期
-
钟丽茜(浙江传媒学院).数字交互艺术对传统叙事学批评的挑战与启示[J].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3,第2期
-
张海洋(《欧洲研究》编辑部).人工智能转型时代的知识生产[J].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3,第2期
-
沈庆利(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关于华文文学学科命名的一种反思——以“华语语系文学”“汉语新文学”为中心[J].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3,第2期
-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编辑部(《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编辑部).《中国社会科学评价》征稿启事[J].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3,第2期
-
周元任1,陈梦根2(北京师范大学国民核算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统计学院).数字经济测度的理论思路与实践评估[J].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3,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