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佳欣1,黄娟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部).“破五唯”背景下的高校教师评价改革理论与实践——“新时代高校教师评价改革与创新研讨会”会议综述[J].高等教育评论,2022,第2期
-
朱志勇,汤博闻,李鸽(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管理学院).和而不同:中外高等教育研究话题聚焦之比较分析——兼评《高等教育评论》十年刊文[J].高等教育评论,2022,第2期
-
杨朔镔1,任增元2(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吉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中国高校学科交叉制度的历史进程、现实困境及破解路径[J].高等教育评论,2022,第1期
-
覃红霞,李勇(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共同富裕视野下民办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J].高等教育评论,2022,第1期
-
李木洲1,钟伟春2(浙江大学科举学与考试研究中心;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政策路径与时代转向[J].高等教育评论,2022,第1期
-
胡东婉1,乔文君2,黄海军1(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研发处).研究生教育发展指数——基于36个国家数据测算[J].高等教育评论,2022,第1期
-
刘亚云,杨宏昌(湖南工业大学体育学院).新时代中国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定位[J].高等教育评论,2022,第1期
-
周洪宇1,陈诗1,2(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新文科建设的宗旨、任务及前景[J].高等教育评论,2022,第1期
-
刘振天1,俞兆达2,3(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厦门大学教师发展中心).民办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学生诉求及其构型[J].高等教育评论,2022,第1期
-
王娟(武汉纺织大学).“大思政”视角下研究型家访育人模式的构建[J].高等教育评论,2022,第1期
-
朱沛沛1,刘海峰2(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浙江大学科举学与考试研究中心).国际高校招生制度研究的热点与前沿动态——基于SSCI(2001~2020年)的文献计量分析[J].高等教育评论,2022,第1期
-
郭建如1,郑力2(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以学生为中心:行业院校“卓越计划”质量实证研究[J].高等教育评论,2022,第1期
-
赵军镜(西安欧亚学院兼教育创新研究院).以学生为中心:西安欧亚学院教学改革的实践逻辑[J].高等教育评论,2022,第1期
-
刘茂林1,2,3,袁周斌4,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湖北警官学院;湖北省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湖北警官学院法律系).论中国宪法教育与宪法发展——纪念1982年宪法颁布实施40周年[J].高等教育评论,2022,第1期
-
黄容霞1,2,周晓净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家治理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高水平财经政法类高校一流本科教育建设路径研究[J].高等教育评论,2022,第1期
-
欧李梅1,2,汤火箭2,3,李永强4(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西南财经大学教务处;中国高校财经慕课联盟;西南财经大学).资源基础理论视角下高质量慕课联盟建设优化研究[J].高等教育评论,2022,第1期
-
贺祖斌1,刘微微2,周坚和2,段文星2(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2021年中国高等教育十大事件评析——“高等教育十大事件盘点”学术沙龙[J].高等教育评论,2022,第1期
-
郭宁宁1,2,吴小英2,张绪忠3(浙江工商大学管理学院;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近20年中国情怀教育研究的知识图谱——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分析[J].高等教育评论,2022,第1期
-
左崇良(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治理模式的国际比较和借鉴[J].高等教育评论,2022,第1期
-
刘力为1,2,陈晓慧1(东北师范大学;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思政部).“德育共同体”视域下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策略研究[J].高等教育评论,2022,第1期
-
杨钋1,王琼2,3(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清华大学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心;清华大学研究生院).以学生为中心: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质量改进研究[J].高等教育评论,2022,第1期
-
潘懋元(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促进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J].高等教育评论,2022,第1期
-
赵炬明(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改革的名与实[J].高等教育评论,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