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李汀1,谭雪红1,张明皓2(徐州工程学院环境工程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建筑系).国家公园文化景观治理维护策略研究——以《五渔村干石墙修筑手册:梯田维护准则》解读为核心[J].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23,第4期
  • 范首权1,吕红医1,2,高明灿2,张铎1(郑州大学建筑学院;河南省生态住区与创新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侗族传统民居的风貌演变与保护研究——以历史文化名村“肇兴侗寨”为例[J].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23,第4期
  • 孙静(泉州师范学院泉州文化遗产研究院).走向兼具保护实践与理论研究双重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范式——以传统技术与工艺类为例[J].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23,第4期
  • 张力生1,大卫·弗朗西斯2(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人类学研究所;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手工艺的变与不变——以云南傣陶为例[J].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23,第4期
  • 袁玮聪,徐赣丽(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从外来手工艺到民族传统的转型——以萧山花边为考察点[J].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23,第4期
  • 吴洁(中国民族博物馆).织造知识:苗族服饰与博物馆知识生产伦理[J].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23,第4期
  • 王珍婷1,钟行明1,王德富2(青岛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青岛市市南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心).遗产观看之道:遗产领域的视觉研究进展与启示[J].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23,第4期
  • 邓俊1,2,3,谭徐明1,2,3,李云鹏1,2,3(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史研究所/水利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水利遗产保护与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水旱灾害防御中心)).太湖港灌溉工程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J].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23,第3期
  • 李云鹏(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史研究所/水利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水利遗产保护与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水旱灾害防御中心)).灌溉工程遗产的内涵、特征与认定标准探讨[J].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23,第3期
  • 余友刚1,郭小东1,2,王志涛1,2(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部;木结构古建筑安全评估与灾害风险控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基于改进AHP-SPA的古建筑地震风险研究[J].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23,第3期
  • 王丽娟1,2,李云鹏1,2,3,龙祖华4,朱云枫1,2,3,唐永弟4,张伟兵1,2,3(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史研究所/水利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水利遗产保护与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水旱灾害防御中心);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水利局).重庆秀山巨丰堰灌溉工程遗产及其价值研究[J].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23,第3期
  • 周晓岚1,蒋雅婷2,那子晔2,姚轶峰1(北京交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试论北京“双奥遗产”的建构:意义、概念及其后奥运时代的核心价值[J].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23,第3期
  • 夏鲁卿(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基于原真性原则的颐和园湿地植物景观保护管理研究[J].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23,第3期
  • 李云鹏(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史研究所;水利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水利遗产科学保护亟须系统基础研究支撑[J].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23,第3期
  • 陈菲1,沈慧良2,秦逸晗1(南京市博物总馆;江苏金陵机械制造总厂).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徐达墓石刻保护监测系统[J].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23,第3期
  • 赵桠菏,赵鹏,张剑葳,杨砾.行动磨砺青春,科技助力文保——第二届文化遗产保护青年学者论坛圆桌会议纪要(下)[J].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23,第3期
  • 王真真(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复杂系统科学视野下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研究——深圳大鹏全域博物馆规划[J].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23,第3期
  • 邓俊,谭徐明,李云鹏.太湖溇港灌溉工程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J].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23,第3期
  • 王珏(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关于世界遗产大会边会重要性的观察[J].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23,第3期
  • 王帅1,陈竹茵1,张荣1,雷娴1,安程2(北京国文琰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有限公司;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肇庆古城墙修缮工程中的防、排水做法探索与检验分析研究[J].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23,第2期
  • 詹长法,王子铭(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浅谈探索大湾区海洋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创新与举措[J].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23,第2期
  • 王晶(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水下文化遗产原址保护辨析[J].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23,第2期
  • 黄健,王方捷(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雅安高颐墓、阙文化遗产价值认知演变及再认识[J].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23,第2期
  • 肖达顺(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大型沉船考古资产整理的探索 ——以“南海I号”沉船为例[J].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23,第2期
  • 李睿康(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非遗仪式节庆展演的能动性与意义塑造 ——以云南李方村“大锣笙”为例[J].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23,第2期
  • 赵桠菏,杨砾.行动磨砺青春,科技助力文保 ——第二届文化遗产保护青年学者论坛圆桌会议纪要(上)[J].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23,第2期
  • 詹长法(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海洋文化遗产保护利用[J].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23,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