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龙宜澧1,2,刘星星1,3,王婷1,2,孙有斌1,3,4(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第四纪科学与全球变化卓越创新中心;西安交通大学全球变化研究院).末次间冰期以来渭河盆地沉积相变化及其影响[J].地球环境学报,2021,第4期
  • 王薇1,2,朱丹丹1,3,黄宇1,曹军骥1(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气溶胶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基于氨基酸的甲醛吸收净化研究进展[J].地球环境学报,2021,第4期
  • 沈俊杰1,2,常宏1,3,唐倩玉4,李乐意1,5,杨茂洁1,2,易庭楠1,2,鲜雨昕1,2(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第四纪科学与全球变化卓越创新中心;辽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西安地球环境创新研究院).汇流阈值对提取叶尔羌河上游流域面积高程积分的影响[J].地球环境学报,2021,第4期
  • 张晓亚,冯丽娟,王济,陈家慧,吴仁迪(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城市污泥/磷尾矿陶粒的烧结条件及性能研究[J].地球环境学报,2021,第4期
  • 刘舒婷1,2,黄宇2,崔龙2,薛永刚2,程燕1(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气溶胶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中国室内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特征[J].地球环境学报,2021,第3期
  • 胡雅丹1,2,张飞2,范宣梅1,郁文龙1(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哈河流域不同时间尺度下土壤侵蚀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J].地球环境学报,2021,第3期
  • 史运坤1,2,鄂崇毅1,2,3,张晶1,2,孙满平1,2,李萍1,2,彭强1,2,徐春霞1,2,谢丽倩1,2,张兆康1,2(青海师范大学青藏高原地表过程与生态保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青海省自然地理与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青海省人民政府-北京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青海湖地区不同海拔黄土磁化率环境指示意义[J].地球环境学报,2021,第3期
  • 张云伟1,许雯1,王晴茹1,苏军伟1,黄宇2,顾兆林1(西安交通大学地球环境科学系;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南北向街谷内热不稳定流场日变化规律的模拟研究[J].地球环境学报,2021,第3期
  • 罗增1,聂军胜1,2(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早始新世气候适宜期形成机制探讨[J].地球环境学报,2021,第3期
  • 杜心宇,胡希军,金晓玲,曹诗怡,罗紫薇,韦宝婧(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基于地理探测器的湖南新石器时期聚落遗址人居环境适宜度评价[J].地球环境学报,2021,第3期
  • 王志刚1,王永杰1,2,靳雯佳1,孙亚飞1,任少芳1,周立旻1,2,郑祥民1(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东师范大学崇明生态研究院).两种生物炭对稻米中砷累积的影响研究[J].地球环境学报,2021,第3期
  • 杨言,陈雪莹,朱志鹏,周立旻,郑祥民(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地区大气水汽氢氧同位素特征及其环境意义[J].地球环境学报,2021,第3期
  • 邹茜1,王森1,2,3,丁柳屹1,李娇1,肖丹1(西北大学陕西省地表过程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城市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地膜覆盖与施加γ-HCH对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J].地球环境学报,2021,第3期
  • 艾莉(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一次超级大旱改写的亚洲先民交往史[J].地球环境学报,2021,第3期
  • 艾莉(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地球环境学报》征稿简则[J].地球环境学报,2021,第3期
  • 兰玉书1,石梏岐1,杨刚2,司艺阳1,程蓉3(四川农业大学环境学院;四川农业大学生态环境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磷石膏堆场周边水稻土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稻米的人体健康风险分析[J].地球环境学报,2021,第2期
  • 邓湘文,曾小敏(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中国31个城市大气污染物“春节效应”时空变化研究[J].地球环境学报,2021,第2期
  • 谢宇,刘粤峰,程彩玉,周梦涛,彭小桃,程珂,周厚云(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太阳活动和ENSO控制南岭东部有效降水变化[J].地球环境学报,2021,第2期
  • 杜娟1,宋鹏程2,龙平2,黄强2,乔君喜2(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绵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绵阳市大气污染物浓度变化特征及相关性分析[J].地球环境学报,2021,第2期
  • 张欢1,牛丽丽1,袁子杰1,张灿2,孙惠玲3,张欣佳4,周爱锋1(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湖泊研究所湖泊科学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云南师范大学旅游地理学院高原湖泊生态与全球变化重点实验室;郑州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中晚全新世六盘山流域土壤侵蚀的湖泊沉积记录[J].地球环境学报,2021,第2期
  • 郭晓1,吴枫2,3,史正涛4,刘随心2,3,李绍士4(云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气溶胶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昆明市冬季大气气溶胶外来源的化学组成[J].地球环境学报,2021,第2期
  • 陈怡平1,苏翠翠1,王祥龙1,2,王益1,王凯博1,张维斌3,张光红3,张润生3(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延安惠民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延安新造贫瘠耕地适生农作物及其高产品种筛选[J].地球环境学报,2021,第2期
  • 张旭龙,宋云平,张贵林,徐海(天津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学院表层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中国西南地区近千年湖泊水位变化[J].地球环境学报,2021,第2期
  • 刘斌1,2,盛恩国2,蔡深文2,张黎3,周婧4,赵君2(遵义师范学院赤水河流域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院;遵义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南京国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深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赤水河流域中游沉积物营养元素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J].地球环境学报,2021,第2期
  • 李致宇1,2,3,张新1,2,3,王启元1,2,André S.H.Prév?t4,曹军骥1,2,韩月梅1,2(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气溶胶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第四纪科学与全球变化卓越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Laboratory of Atmospheric Chemistry Paul Scherrer Institute(PSI)).西安夏季大气亚微米颗粒物化学组成与来源的在线观测研究[J].地球环境学报,2021,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