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娟,赵雪雁,徐省超,马平易,杜昱璇(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黄河中游地区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演变及权衡与协同关系研究[J].地球环境学报,2022,第4期
-
李怡静1,刘小槺1,鲁瑞洁2,肖锋军1(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防沙治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河套地区农牧交错带灌丛沙堆消亡现象与农业活动关系初探[J].地球环境学报,2022,第4期
-
刘显1,2,徐悦悦3,孙从建1,陈伟1,李皎1,张齐飞1(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山西农业大学山西有机旱作农业研究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黄河上中游水资源与粮食安全耦合关系特征分析——以陕甘宁青为例[J].地球环境学报,2022,第4期
-
李皎,孙从建,陈伟,张齐飞,刘显,周思捷,林若静(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汾河下游地表水环境特征及污染源解析[J].地球环境学报,2022,第4期
-
马笑丹1,刘加珍1,陈永金1,马荣贞2,徐梦辰3(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山东高速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第六工程公司;济南市环境研究院).黄河三角洲柽柳灌丛对周边土壤呼吸的影响研究[J].地球环境学报,2022,第4期
-
杨尕红1,2,王圣杰1,2,张明军1,2(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绿洲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黄土高原大气降水δ18O的空间分布[J].地球环境学报,2022,第4期
-
王肖惠1,姚士谋2,陈爽2,3,王龙升1(鲁东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黄河流域城市生态化建设水平空间格局与障碍因子分析[J].地球环境学报,2022,第4期
-
张齐飞1,2,3,孙从建1,2,3,向燕芸4,3,李皎1,2,刘显1,2,梁家荣1(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黄河中游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基于遥感信息的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敏感区淤地坝坝地资源特征研究[J].地球环境学报,2022,第4期
-
秦明星,杨翠翠,徐立帅,郭青霞,丁一,张亚军(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黄河流域生态服务价值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化研究[J].地球环境学报,2022,第4期
-
孙从建,王圣杰(山西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社论[J].地球环境学报,2022,第4期
-
王红阳1,陈伟1,2,李亚新1,张驰1(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山西省资源环境信息化管理院士工作站).黄土残塬区不同种植类型下耕地土壤肥力与经济效益耦合关系研究[J].地球环境学报,2022,第4期
-
宋水红1,李恒凯1,张志伟2(江西理工大学土木与测绘工程学院;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基于RUSLE 模型的东江源区土壤侵蚀时空变化分析[J].地球环境学报,2022,第3期
-
曹婧1,2,陈怡平1,毋俊华1,2,王洪1,江瑶3(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西安地球环境创新研究院).近40 年陕西省农田土壤有机质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J].地球环境学报,2022,第3期
-
武孟,谷天峰,谷琪,宋志杰,宗华(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海原地震区不同地貌单元的黄土斜坡动力响应[J].地球环境学报,2022,第3期
-
胡祎1,梁莉娜1,肖良1,2,3,李相传1,2,3(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陕西省早期生命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松属植物地质历史及生物地理演变[J].地球环境学报,2022,第3期
-
赵秋月1,臧凯旋1,2,彭淑贞1,周锐3,范念念4,丁敏1,方慜1,吉春雯1(泰山学院旅游学院;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四川大学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水利水电学院).末次冰期以来青州黄土光释光测年及其对古气候的指示[J].地球环境学报,2022,第3期
-
王康,尹功明,魏传义,程理,刘春茹,王莅斌(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金沙江中游奉科湖相层ESR 年代学研究及成因探讨[J].地球环境学报,2022,第3期
-
方艳秋1,王子璇1,王艺霖1,汪卫国2,符超峰3,戴霜1,胡惠1,孔雪1,4(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西北核技术研究所).武威黄羊河剖面始新世湖相沉积物粒度端元组分及其沉积机制[J].地球环境学报,2022,第3期
-
杨柳1,2,3,刘鑫1,马珂珂1,李畅想1,李杨子1,3,贺茂勇3,邓丽3,王宁练1,黄华宇1,2,3(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省地表系统与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东北地区积雪中离子特征及其环境意义[J].地球环境学报,2022,第3期
-
石先进1,2,黄宇1(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气溶胶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单原子环境催化研究进展[J].地球环境学报,2022,第3期
-
张飞,金章东(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解密:水文主导河流和海水Li 同位素变化[J].地球环境学报,2022,第3期
-
金钊(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黄土高原地球关键带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黄土高原小流域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水文效应与可持续性[J].地球环境学报,2022,第2期
-
吕泳洁1,2,丁文广1,2,邓喆1,2,隆耀成1,2(兰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地理探测器的甘肃省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驱动力分析[J].地球环境学报,2022,第2期
-
刘引鸽1,黄雪1,慕建利2,包江川1,杨雨欣1,邓小丽3,刘敏茹3(宝鸡文理学院地理与环境学院陕西省灾害监测与机理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西安市气象局).基于CMIP5模式数据渭河流域近200年来径流变化[J].地球环境学报,2022,第2期
-
贡雪红1,吴佳睿2,3,韩永明2,3,李国辉2,3,安芷生2(北京师范大学地球科学前沿交叉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气溶胶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京津冀地区二次有机气溶胶形成与来源的模拟研究[J].地球环境学报,2022,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