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李嘉昊1,2,3,谢婉丽1,2,严明1,2,刘琦琦1,2,何高锐1,2(西北大学地质学系;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基于PCA与改进AHP-CRITIC法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研究 ——以神木市为例[J].地球环境学报,2023,第4期
  • 卫俊杰1,2,靳建辉1,2,3,邱俊杰1,2,任永青1,2(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亚热带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福建师范大学东南环境考古中心).释光测年技术在陶器定年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地球环境学报,2023,第4期
  • 薛如,庞洪喜,詹兆君,王佳佳,许涛,顾小琴(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典型梅雨持续性降水事件的水汽同位素特征及其成因[J].地球环境学报,2023,第4期
  • 徐爱玲1,蒋敏1,白萍萍2,宋琪1,李慧娟1,宋志文1(青岛理工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山东省调水工程运行维护中心).青岛城市公园3种植物叶表面颗粒物形态特征及叶际细菌群落结构[J].地球环境学报,2023,第4期
  • 刘燕1,张超锋1,2,王震宇1,黄宇1,3(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气溶胶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常温催化抗菌研究现状及展望[J].地球环境学报,2023,第4期
  • 万臣1,周丹1,2,薛冰1,3(江西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江西省矿冶环境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污染生态与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基于文献计量的过去30 a稀土开发环境效应研究综述[J].地球环境学报,2023,第4期
  • 魏昕,党少华,刘忠方(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降水过量氘指示的北极冬季海冰消融及水汽变化[J].地球环境学报,2023,第4期
  • 李冀宁,李富意(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丝绸之路甘肃段汉代村落遗址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封面文章】[J].地球环境学报,2023,第4期
  • 武文琦1,2,赵燕1,田瀚文1,2,陈怡平3,1(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陕西省秦岭生态安全重点实验室).近40 a 秦岭生境质量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机制[J].地球环境学报,2023,第4期
  • 王凯博1,魏蓉2,孙琦2,江瑶2,徐新涵2,王益1,陈怡平1(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地球环境创新研究院).秦岭生态补偿理论研究与实践进展[J].地球环境学报,2023,第3期
  • 黄伟,刘言,马辉,高磊,杨晓帆,宋长青(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金风慧能技术有限公司).新能源发展所面临的气候挑战:来自英国的教训【封面文章】[J].地球环境学报,2023,第3期
  • 黄力平1,胡东宇1,刘可祥2,张瑞波2,喻树龙2,姜盛夏2,秦莉2,张同文2(新疆林业科学院现代林业研究所;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树木年轮理化研究重点实验室新疆树木年轮生态实验室).基于不同树干高度树轮宽度的历史气候重建潜力研究[J].地球环境学报,2023,第3期
  • 马永强1,税伟2,3,陶煜2,3,吴朝玮2,3,吴可欣2,3,李慧2,3,孙晓瑞2,3,郑佳瑜2,3(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福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福州大学空间数据挖掘与信息共享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能值分析的闽三角城市群代谢可持续性评估[J].地球环境学报,2023,第3期
  • 赵瑾1,2,鲁瑞洁1,马罗1,2(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防沙治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质量评价[J].地球环境学报,2023,第3期
  • 李杨子1,2,黄华宇1,贺茂勇2,张婧雯2,3,张帆2,4,邓丽2,李峥岩2,4,张宁2,4,周江迪2,3(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植物的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前处理及测定技术研究进展[J].地球环境学报,2023,第3期
  • 田露,郭伟,倪向南,李晓婷(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青海湖地区潜在蒸散发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J].地球环境学报,2023,第3期
  • 陈美娟1,赵婧涵1,王薇2,杨彤曦1,黄宇2(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气溶胶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锰基氧化物催化燃烧甲苯的研究进展[J].地球环境学报,2023,第3期
  • 牛丽丽,张青,陈林,张姚,吴铎,周爱锋(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中部高山湖泊记录的小冰期水热配置不同模态[J].地球环境学报,2023,第3期
  • 张帆1,2,贺茂勇1,李斌2,罗家馨1(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许家窑-侯家窑遗址年代学研究进展[J].地球环境学报,2023,第3期
  • 贺茂勇1,2,潘彤3,杨红军4,马黎春5,侯殿宝4,程原原1,陈建洲6(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盐湖资源综合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青海省盐湖资源化学重点实验室;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青海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青海省第四地质勘查院).六个步骤使得锂的提取更清洁、更快、更便宜[J].地球环境学报,2023,第3期
  • 唐钰婧1,2,3,贾小红1,2,3,黄承鹏4,王甫4,任燕4,顾文君1,2,3,李锐1,2,3,张国华1,2,3,唐明金1,2,3(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深地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市龙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典型含铁矿物的溶解特征[J].地球环境学报,2023,第2期
  • 刘恒德1,李洪勇2,吴迪1,尹祥坤1,朱玉姣2,薛丽坤2(山东省泰山气象站;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泰山酸雨长期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J].地球环境学报,2023,第2期
  • 王锦1,王启元1,李丽1,2,田杰1,冉伟康1,张勇1,2,陈铄元1,2(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气溶胶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青藏高原东南缘大气黑碳污染特征及其来源解析[J].地球环境学报,2023,第2期
  • 刘智艺1,王新锋1,李敏1,侯可勇1,王一峰2(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HILIC/LC-MS 直接分离测定大气颗粒物中的15 种有机胺[J].地球环境学报,2023,第2期
  • 郭莉平1,2,龚平1,王小萍1,2(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青藏高原地球系统与资源环境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森林地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沉降和释放[J].地球环境学报,2023,第2期
  • 杨舒迪1,罗笠2,3,李宇笑1,王晨2,卢玢宇1,许世杰4,高树基2,5,3(东华理工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海南大学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台湾“中研院”环境变迁研究中心建;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建;海南大学海洋科技协同创新中心).春季南海东沙岛硝酸盐干沉降通量、形成机制及其来源[J].地球环境学报,2023,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