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姬德强1,蒋效妹1,朱泓宇2(中国传媒大学;清华大学).人机互动的关系与伦理[J].新闻与写作,2022,第11期
-
刘涛1,2,3,刘倩欣1(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中心).新文本 新语言 新生态 “讲好中国故事”的数字叙事体系构建[J].新闻与写作,2022,第10期
-
陈昌凤(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人机何以共生:传播的结构性变革与滞后的伦理观[J].新闻与写作,2022,第10期
-
邓建国(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我们何以身临其境?——人机传播中社会在场感的建构与挑战[J].新闻与写作,2022,第10期
-
吴璟薇,杨鹏成,丁宇涵(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技术的追问:对智能新闻生产中人与技术关系的考察[J].新闻与写作,2022,第10期
-
李沁1,2,3,王浩丞2(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国家传播战略研究中心).表象、实在与失范:沉浸传播理论范式下的元宇宙实践[J].新闻与写作,2022,第10期
-
周敏,李世豪,叶靖怡,吴新月(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文化因素如何影响少数民族脱贫地区的健康传播效果[J].新闻与写作,2022,第10期
-
范文川,韩敏(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智媒时代新型主流媒体的圈层拓展策略[J].新闻与写作,2022,第10期
-
喻国明(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术委员会;北京师范大学传播创新与未来媒体实验平台).“以人为本”标尺下的“人—机”协同[J].新闻与写作,2022,第10期
-
朱垚颖(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视听融合:短视频评论如何组合声画要素[J].新闻与写作,2022,第10期
-
刘火雄1,唐明星2(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费孝通的新闻出版思想及其媒介实践考察[J].新闻与写作,2022,第10期
-
李蕾.人机关系:交互与重构[J].新闻与写作,2022,第10期
-
姬德强1,蒋效妹1,朱泓宇2(中国传媒大学;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的多维光谱[J].新闻与写作,2022,第10期
-
马立明(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作品中如何“用情”[J].新闻与写作,2022,第10期
-
张海超(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光影品鉴[J].新闻与写作,2022,第10期
-
武沛颍,陈昌凤(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社交机器人能否操纵舆论——以Twitter平台的北京冬奥舆情为例[J].新闻与写作,2022,第9期
-
孙萍1,李云帆2,吴俊燊3(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身体何以成为基础设施——基于平台劳动语境下外卖骑手的研究[J].新闻与写作,2022,第9期
-
谢新洲1,石林2(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数据治理的数据归属与主体信任——基于“健康码的社会接受”的实证研究[J].新闻与写作,2022,第9期
-
曾培伦1,朱春阳2,1(复旦大学媒介管理研究所;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可供性框架下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效果评估体系创新[J].新闻与写作,2022,第9期
-
孙玮1,2,李梦颖2(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打破“人的尺度”:可编程城市的媒介文明[J].新闻与写作,2022,第9期
-
王斌1,2,温雨昕(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修复与交融:基于数据分析的中国新闻业边界工作考察[J].新闻与写作,2022,第9期
-
黄顺铭,李晓昱(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寄件请扫码!”:电子快递单的移动叙事[J].新闻与写作,2022,第9期
-
袁艳1,沈梦晨2(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华中科学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疫情催生下微信在城市邻里空间的基础设施化研究——以武汉市G社区为例[J].新闻与写作,2022,第9期
-
姬德强,蒋效妹,朱泓宇(中国传媒大学).游戏研究:历史建构、产业劳工及学术想象[J].新闻与写作,2022,第9期
-
胡翼青(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人是媒介的延伸[J].新闻与写作,2022,第9期
-
王珏.城市与媒介:基础设施的视角[J].新闻与写作,2022,第9期
-
许国(安徽省文联;安徽省摄影家协会).光影品鉴[J].新闻与写作,2022,第9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