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国勋(南京大学考古文物系博士生).湘赣地区古代越人的铁器化进程[J].农业考古,2022,第6期
-
王倩倩(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三星堆古蜀考古发现与农业变迁[J].农业考古,2022,第6期
-
杨玉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语言文化学院).石声汉古农书整理的思想与方法[J].农业考古,2022,第6期
-
王桢(江苏海洋大学讲师).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农村医疗保障研究[J].农业考古,2022,第6期
-
郝双帆(山西省长治学院历史与旅游管理系助教).宋金元时期晋东南地区饮食文化的考古学考察[J].农业考古,2022,第6期
-
余龙(山西大学晋商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明清时期商绅引入与仓廪职能改善——以黄河中游交界区域为考察中心[J].农业考古,2022,第6期
-
王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从文化主体角度论中华茶文化的起源和传播[J].农业考古,2022,第5期
-
王春燕(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材料中的辽金元茶具辨析[J].农业考古,2022,第5期
-
阳正伟1,王琪2(昆明学院中国西南边疆历史研究中心;昆明学院人文学院).滇西诸葛亮“茶祖”传说与普洱茶相关问题探析[J].农业考古,2022,第5期
-
闫茂华(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朱彝尊《曝书亭集》茶事考[J].农业考古,2022,第5期
-
勉卫忠1,徐琳脂2(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北方民族大学).论生命周期视域下的茶文化传承[J].农业考古,2022,第5期
-
张建立(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文化研究室).日本茶道专属饮茶空间的形成与演变[J].农业考古,2022,第5期
-
杨海潮(西南林业大学文法学院).圆悟克勤的禅法与日本茶道的关联[J].农业考古,2022,第5期
-
张清改(中共河南省信阳市委党校).万里茶道河南段基本线路与茶业贸易运输考论[J].农业考古,2022,第5期
-
范建华1,邓子璇2(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的价值意蕴与申遗意义[J].农业考古,2022,第5期
-
谢萍1,倪根金1,2,魏露苓1,3(华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历史遗产研究所;广东历史学会;广东农史研究会).从采集到栽培:海南茶叶发展史论[J].农业考古,2022,第5期
-
宋时磊1,2,李珂星3(武汉大学汉语写作研究中心;茶文化研究中心;武汉纺织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中国茶全球传播的价值论析[J].农业考古,2022,第5期
-
周瑞春(无锡太湖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新媒体中心).神圣与世俗:茶文化全球在地化的两种向度[J].农业考古,2022,第5期
-
郭际1,易魁2,朱健菲2(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华东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新时代茶文化的代际传承研究——基于价值观传递视角的分析[J].农业考古,2022,第5期
-
陈强(昌吉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三国演义》中的“柏子茶”小考[J].农业考古,2022,第5期
-
陶德臣(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历史时期南京茶文化的发展[J].农业考古,2022,第5期
-
施由明1,张高丽2(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江西省博物馆).论禅茶与佛教中国化之关系[J].农业考古,2022,第5期
-
李竹雨,赵丹(中国茶叶博物馆;中国茶叶博物馆).茶炉考[J].农业考古,2022,第5期
-
任宝龙(无锡博物院).明清宜兴紫砂外销欧洲的文化映射与互鉴——基于英国V&A博物馆典藏的考察[J].农业考古,2022,第5期
-
柏雨婷1,顾军2(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论唐宋时期寺庙“茶药共饮”的习俗[J].农业考古,2022,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