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张永军1,胡宏伟1,孙佳阳1,刘志勇1,2,3,陆齐1,3,蔡传兵1,2,3(上海上创超导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上海大学物理上海;上海市高温超导重点实验室上海).第二代高温超导长带传输临界电流表征及其对电压引线间距的依赖性[J].低温物理学报,2022,第3期
  • 艾丽斯佳,胡石林,储诚节(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低温下双温区多管道绝热支撑设计及数值模拟研究[J].低温物理学报,2022,第3期
  • 何宇翔1,2,高鹏1,秦经刚1(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科学岛分院合肥).MgB2超导线拉伸性能研究[J].低温物理学报,2022,第3期
  • 许忠1,唐佳丽2,欧阳峥嵘2,吴琦琦2(安徽大学物质科学与信息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水冷系统制冷节能设计[J].低温物理学报,2022,第2期
  • 赵文文,周迪帆,鲁玉明,白传易,李奇展,蔡传兵(上海大学理学院物理系上海市高温超导重点实验室).基于有限元的REBCO无绝缘线圈三维全模型及瞬态特性仿真[J].低温物理学报,2022,第2期
  • 郑珺,温鹏,胥译欢(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面向超导钉扎磁浮的液氮液位检测方法研究现状[J].低温物理学报,2022,第2期
  • 朱新宇,陈茜(贵州大学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InP/In0.53Ga0.47As/InP双异质结双极型晶体管的仿真与分析[J].低温物理学报,2022,第2期
  • 施郁(复旦大学物理学系).超导量子比特实验的开端[J].低温物理学报,2022,第2期
  • 周文星1,2,刘晓迪1,2,迟振华3(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科学岛分院;宁波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高压物理科学研究院).Mn3Sn的高压物性研究[J].低温物理学报,2022,第2期
  • 何龙军1,2,杨芳2,王庆阳2,雷黎1,冯建情2,李成山2(西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IMD-MgB2 超导线材的研究进展[J].低温物理学报,2022,第2期
  • 洪文哲1,2,刘华军1,刘方1,王其其1,2(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科学岛分院).超导低电阻接头衰减法测试过程中的拟合偏差控制[J].低温物理学报,2022,第2期
  • 刘妮1,贺剑锋1,崔强1,张华1,单小丰2,靳晓堂2(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北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电动汽车空调室外换热器空气侧流动换热模拟研究[J].低温物理学报,2022,第2期
  • 谢蓬阳1,龚天勇1,2,周鹏博1,王瑞晨1,李松林1,马光同1(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的机械特性研究进展[J].低温物理学报,2022,第1期
  • 施郁(复旦大学物理学系).物理学之美:杨振宁的科学贡献[J].低温物理学报,2022,第1期
  • 刘少帅1,潘小珊1,陈志超1,丁磊1,蒋珍华1,2,吴亦农1,2(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4~20 K温区固体界面导热填料接触热阻实验研究[J].低温物理学报,2022,第1期
  • 陈晓勇1,宋敏慧1,胡向阳1,2(中国科学院强磁场科学中心强磁场安徽省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4 MW水冷磁体电源无功补偿装置的设计[J].低温物理学报,2022,第1期
  • 蔡旭晖1,林冠凯1,王昊儒1,朱弘1,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中国科学院强耦合量子材料物理重点实验室).LaNiO3-δ薄膜中的氧缺位及其对金属输运行为的影响[J].低温物理学报,2022,第1期
  • 兰小斌1,2,宋江鹏2,3,曹亮2,熊奕敏2(安徽大学物质科学与信息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AuCu3型超导体SrPb3中德哈斯-范阿尔芬振荡及非平庸拓扑能带[J].低温物理学报,2022,第1期
  • 杨彦东1,王厚生2(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中科院电工所应用超导重点实验室).带铁磁屏蔽的高场磁体系统磁场计算与优化设计[J].低温物理学报,2022,第1期
  • 李伟浩,陈缤,徐阳,关欣(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基于康托尔分形微通道流动与传热的模拟[J].低温物理学报,2022,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尾页 共有2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