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乔晓春(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中国区域老龄化水平和养老服务重点人群的估计[J].社会工作,2022,第3期
  • (《社会工作》编辑部).《社会工作》专题征稿启事[J].社会工作,2022,第3期
  • 高娜1,张欢2(国家卫生健康委干部培训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党校);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犬儒主义和职业效能 ——理解社会工作者离职的新视角[J].社会工作,2022,第3期
  • 文豪,呼斯勒(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工作学院).素质-压力模型视角下社会工作者的压力症状及其化解 ——基于中国社会工作动态调查(CSWLS2019)数据的分析[J].社会工作,2022,第3期
  • 刘杰,李泽宇,王双洋(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行动者视角下社会工作者参与国际化社区治理的策略研究 ——基于W市Y社区的案例分析[J].社会工作,2022,第3期
  • 唐钧(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老年社区服务的历史演进和发展思路[J].社会工作,2022,第3期
  • 程玲,肖桂春(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中国社会工作“社会性”研究的核心论述与反思[J].社会工作,2022,第3期
  • 郭伟和(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转型社会工作再探讨 ——超越当前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策略之争的新思路[J].社会工作,2022,第3期
  • 刘海桃,顾东辉(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整合式照护:基于认知症照护者的经验研究[J].社会工作,2022,第2期
  • 李雪燕,邵倩茜,胡新林(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新冠肺炎疫情创伤的社会性维度与循证实践干预[J].社会工作,2022,第2期
  • 孙成键1,宋婷1,杨洁汝2,吕春苗1,马青萍1,3(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济南市天桥区北园街道明湖东社区;济南山青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从“小家”到“大家”:社区治理共同体的建构研究 ——以“社区家友站”项目为例①[J].社会工作,2022,第2期
  • 古学斌1,2,霍小玲1(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北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社会工作中心).行动研究的重要精神和特质[J].社会工作,2022,第2期
  • 武俊萍1,古学斌2,3,梁军4(淮南师范学院法学院社会工作系;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北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社会工作中心;河南社区教育研究中心).从单向度的建筑雇工到共同创造的社区建造者 ——乡村振兴实践中村民意识转化的行动研究案例①[J].社会工作,2022,第2期
  • 卓彩琴1,2,3,马林芳1,方洁虹4,严嘉铭4(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系;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广东省减贫治理与乡村振兴研究院”;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广东省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佛山市南海区北斗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从单一主体到五社联动:社会工作者推动农村社区治理结构优化的行动研究①[J].社会工作,2022,第2期
  • 詹玉平1,苏新帆1,张丹1,吴金芬2(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社会工作系;贵阳市花溪区国仁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图书馆为平台的农村小学社会工作实践研究 ——以贵州省黎平县H小学实践为例①[J].社会工作,2022,第2期
  • 何岚1,2,3,谢艳1,陈纬1,曾莉1(西南大学国家治理学院;西南大学全国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基地;重庆市社会工作创新创业基地).从理论向能力转化:一项社会工作实习的行动研究①[J].社会工作,2022,第2期
  • 黄叶青,王凯哲,蒋一晨,张雅琪(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系).何以为家?独子老人的代际关系、养老观念与养老安排[J].社会工作,2022,第1期
  • 邹鹰(江西省民生研究所).共同富裕的民政角色塑造研究[J].社会工作,2022,第1期
  • 韩央迪1,李相蒲1,冯皓2(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工作学系;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患者体验处(社工部)).专业实习中同辈督导反思小组的设计与实践 ——一项基于F大学MSW项目的行动研究[J].社会工作,2022,第1期
  • 申林灵1,刘谦2,3,孙文喜4(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学系;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肿瘤科安宁疗护病区).情感劳动的职业向度分析 ——基于北京S医院安宁疗护病区护工群体的田野调查[J].社会工作,2022,第1期
  • 高艺多1,吕洁琼2(杭州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暨社会发展学院).本土社会工作者劳动“隐性化”现象探析①[J].社会工作,2022,第1期
  • 费梅苹,李丹阳(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从入场、对话到合作:驻所社会工作者的实践策略研究 ——基于上海市Y机构驻所社会工作实践[J].社会工作,2022,第1期
  • 何东1,2,陈明龙1,2,刘小峰1(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江西洪宇社会工作服务社).亲亲相隐:社会组织项目制何以形成“共谋链”——基于M社会工作机构的观察[J].社会工作,2022,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