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萍丽1,江宇豪2,李彦霖1(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江西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语言水平与汉语交际策略使用的相关性研究[J].华文教学与研究,2021,第2期
-
夏历,翟根广(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留学生“例如”“比如”的使用情况及偏误研究[J].华文教学与研究,2021,第2期
-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华文教育研究院第五届华文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华文教学与研究》创刊20周年学术研讨会组委会).第五届华文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华文教学与研究》创刊20周年学术研讨会(第1号通知)[J].华文教学与研究,2021,第2期
-
李亚男1,2,王艾琳2,王之岭2(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汉考国际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国际中文教师证书》面试信度研究 ——基于多侧面Rasch模型①[J].华文教学与研究,2021,第2期
-
吴应辉1,王睿昕2(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东南亚高校中文及相关专业发展状况比较[J].华文教学与研究,2021,第2期
-
汤玲1,胡承佼2(安徽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产出导向法”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证效果研究① ——基于POA化处理的中级汉语口语教学[J].华文教学与研究,2021,第1期
-
孙嘉铭1,石定栩2(郑州大学文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反素副词的意义构成与句法功能 ——以“早晚”“大小”“反正”为例[J].华文教学与研究,2021,第1期
-
蔡武1,朱宇2(福建师范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对专业培养效果感知的实证研究[J].华文教学与研究,2021,第1期
-
邵敬敏(暨南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构建以情态为标志的句子新系统“句态”①[J].华文教学与研究,2021,第1期
-
李卫芳(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长治学院中文系).再谈“V上”和“V下”①[J].华文教学与研究,2021,第1期
-
张迎宝(国家语言服务与粤港澳大湾区语言研究中心广州大学人文学院).CSL学习者篇章宏观信息模式的共时形态与动态嬗变 ——一项基于韩国留学生论证性语篇的实证分析[J].华文教学与研究,2021,第1期
-
何自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语言模因中的元语用意识①[J].华文教学与研究,2021,第1期
-
储泽祥(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辞书编纂研究中心).“好脸”与否定式[J].华文教学与研究,2021,第1期
-
(暨南大学詹伯慧语言学奖管理委员会;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詹伯慧先生捐资设立“暨南大学詹伯慧语言学奖”[J].华文教学与研究,2021,第1期
-
石毓智(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英语语法影响汉语的一种特殊方式① ——“进行时”一词的语法功能[J].华文教学与研究,2021,第1期
-
潘泰1,白乐桑2,曲抒浩3(武汉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法国基础教育汉语教学大纲及其对汉语国际教育本土化的启示①[J].华文教学与研究,2021,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