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陈宇翔,黄善林,刘兆军(东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风险认知对农户土地托管决策影响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22,第10期
  • 钱凤魁1,2,迟艳茹1,2,徐欢1,2,逄然然1,2,王思琢3,李洪兴3,温礼4(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耕地立体保护与监测重点实验室;辽宁省自然资源事务服务中心;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2006-2020年沈阳市耕地多功能权衡协同关系演变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22,第10期
  • 杨斌1,2,杨俊1,2,王占岐3,谭力4(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矿业大学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与乡村振兴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武汉轻工大学管理学院).长江经济带耕地绿色低碳利用的时空格局及其成因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22,第10期
  • 周小平1,刘博研1,谷晓坤2,3,时怡纯1,赵格睿1(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城市周边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影响机制及治理对策——基于长三角城市群三个典型乡村的案例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22,第10期
  • 徐艳晴,刘鑫,曹靓,黄朝明(海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耕地“非粮化”领域政府部门职责明晰化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22,第10期
  • 应苏辰1,金晓斌1,2,3,陈艳林4,罗秀丽1,洪步庭1,周寅康1,2,3(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自然资源部海岸带开发与保护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土地开发整理技术工程中心;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耦合ANT-SPO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绩效评价:方法与实证[J].中国土地科学,2022,第10期
  • 梁伟(武汉大学社会学院).农地细碎化的协同治理模式——以皖南繁昌区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22,第10期
  • 卢照地,张正峰(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京津冀国土空间格局演变及其驱动因素的区域差异性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22,第10期
  • 隋虹均1,2,宋戈1,2,刘馨蕊1,2(东北大学文法学院;辽宁省自然资源厅土地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遗传和变异视角下东北黑土区典型地域耕地质量退化时空分异——以富锦市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22,第10期
  • 王砾1,2,3,李贵才1,3,晁恒4(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大学(深圳)未来城市实验室;深圳市新城市规划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基于超循环理论的土地利用结构预测模型与实证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22,第10期
  • 冯德东1,冯应斌2,龙花楼1,3,徐雨利1(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贵州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农村居民点多维要素共生特征与整治策略——以贵州省江口县鱼粮溪村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22,第10期
  • 严金明1,张东昇2,夏方舟1(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国土空间规划与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引入“治理均衡器”和“电路图”的具象化协同机制设计[J].中国土地科学,2022,第10期
  • 郑敏睿1,陈美景2,郝晓丹1,叶甜1,乌日娜2(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政策与学术互动发展:从《中国土地科学》载文分析中国土地科学发展[J].中国土地科学,2022,第10期
  • 陈磊1,2,姜海2,3,田双清3(西华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资源环境与发展研究院;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县域城乡融合发展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J].中国土地科学,2022,第9期
  • 倪维秋1,夏源2,赵宁宁3,4(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东省城市感知与监测预警企业重点实验室).乡村地域“三生空间”功能演化与耦合协调度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22,第9期
  • 卢华1,周应恒2,张培文3,耿献辉3(江西财经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业社会化服务对耕地撂荒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家庭大数据库的经验证据[J].中国土地科学,2022,第9期
  • 刘新智1,2,周韩梅1(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西部非公经济发展与扶贫反哺协同创新中心).土地资源配置如何影响城市经济效率——基于中国286个地级以上城市工业数据的实证检验[J].中国土地科学,2022,第9期
  • 邹金浪,刘陶红,张传,姚冠荣(江西财经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中国耕地食物生产变迁及“非粮化”影响评估[J].中国土地科学,2022,第9期
  • 林树高1,2,陆汝成1,叶宗达3,刘少坤1(南宁师范大学自然资源与测绘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生态修复中心).中越边境地区国土空间功能时空演变与耦合协调[J].中国土地科学,2022,第9期
  • 吕晓1,2,孙晓雯1,彭文龙1,牛善栋1(东北大学文法学院;辽宁省自然资源厅土地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基于能值分析的沈阳市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时空分异特征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22,第9期
  • 易钟婷1,王平平2,王永强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省烟草公司烟草科学研究所).村集体经济组织参与土地流转的交易费用降低机制研究——以陕南4个烟区产业综合体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22,第9期
  • 岳文泽,夏皓轩,钟鹏宇,韦静娴(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自然资源治理助力共同富裕:政策演进、关键挑战与应对策略[J].中国土地科学,2022,第9期
  • 张嘉庆1,戚渊1,朱道林1,2,李瑶瑶1,宋洋3,4(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土地政策与法律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大学—林肯研究院城市发展与土地政策研究中心).撤县设区提升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了吗?——基于全国261个城市的实证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22,第9期
  • 彭秋志1,2,3,朱丹1(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云南省高校高原山区空间信息测绘技术应用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自然资源与规划智慧创新实验室).中国建设用地爬坡潜在重点县域识别与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22,第9期
  • 王永梅1,靳致远2,吴宇哲1(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乡村建设用地资本化的金融机制与支持政策[J].中国土地科学,2022,第9期
  • 杨光宗,吕凯,李峰(山西农业大学乡村调查研究院).基于格网尺度的南昌市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相关性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22,第8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6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