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青青1,2,周蓉1,2,陈雪1,2,陈蕾1,2,李加纳1,2,王瑞1,2(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重庆市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蓝型油菜桔红花显性基因候选区域的NGS定位及InDel标记开发[J].作物学报,2021,第11期
-
马猛,闫会,高闰飞,后猛,唐维,王欣,张允刚,李强(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薯研究所,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农业农村部甘薯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紫甘薯SSR标记遗传图谱构建与重要农艺性状QTL定位[J].作物学报,2021,第11期
-
仓晓燕,夏红明,李文凤,王晓燕,单红丽,王长秘,李婕,张荣跃,黄应昆(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云南省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甘蔗优良品种(系)对黑穗病的抗性评价[J].作物学报,2021,第11期
-
陈长青1,李伟玮1,朱相成2,刘菁1,李刚华1,许轲3,江瑜1,丁艳锋1(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现代作物生产协同创新中心;宜春学院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扬州大学,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点).江淮稻–麦两熟种植制度对气候变暖的适应[J].作物学报,2021,第11期
-
吴春花,普雪可,周永瑾,勉有明,苗芳芳,李荣(宁夏大学农学院).宁南旱区沟垄集雨结合覆盖对土壤水热肥与马铃薯产量的影响[J].作物学报,2021,第11期
-
王飞,郭彬彬,孙增光,尹飞,刘领,焦念元,付国占(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河南省旱地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增温增CO2浓度对玉米||花生体系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作物学报,2021,第11期
-
曾健,徐先超,徐昱斐,王秀成,于海燕,冯贝贝,邢光南(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农业农村部大豆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综合),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现代作物生产协同创新中心).利用动态转录组学挖掘大豆百粒重候选基因[J].作物学报,2021,第11期
-
王晔1,2,刘钊2,肖爽2,李芳军2,吴霞3,王保民2,田晓莉2(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植物生长调节剂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转PSAG12-IPT基因对棉花叶片衰老及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J].作物学报,2021,第11期
-
张福彦1,程仲杰1,陈晓杰1,王嘉欢1,陈锋2,范家霖1,张建伟1,杨保安1(河南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省核农学重点实验室;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省部共建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黄淮麦区小麦粒重基因等位变异的分子鉴定及育种应用[J].作物学报,2021,第11期
-
李璐璐1,明博1,初振东2,张万旭2,高尚1,王浥州1,侯梁宇1,周先林1,谢瑞芝1,王克如1,侯鹏1,李少昆1(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农村部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石河子大学农学院).适宜机械粒收玉米品种的熟期评价指标[J].作物学报,2021,第11期
-
李京琳,李佳林,李新鹏,安保光,曾翔,吴永忠,黄培劲,龙湍(海南波莲水稻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水稻ptc1隐性核不育系的创制及其配合力分析[J].作物学报,2021,第11期
-
黄义文1,代旭冉1,刘宏伟1,杨丽1,买春艳2,于立强3,于广军3,张宏军1,李洪杰1,周阳1(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分子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新乡县矮败小麦育种技术创新中心;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赵县实验基地).小麦多酚氧化酶基因Ppo-A1和Ppo-D1位点等位变异与穗发芽抗性的关系[J].作物学报,2021,第11期
-
雷维1,2,王瑞莉1,王刘艳1,袁芳1,2,孟丽姣1,2,邢明礼1,2,徐璐1,2,唐章林1,2,李加纳1,2,崔翠1,周清元1,2(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重庆市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蓝型油菜容重及其相关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J].作物学报,2021,第11期
-
车阳,程爽,田晋钰,陶钰,刘秋员,邢志鹏,窦志,徐强,胡雅杰,郭保卫,魏海燕,高辉,张洪程(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水稻产业工程技术研究院).不同稻田综合种养模式下水稻产量形成特点及其稻米品质和经济效益差异[J].作物学报,2021,第10期
-
周宝元1,葛均筑2,孙雪芳3,韩玉玲1,马玮1,丁在松1,李从锋1,赵明1(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农村部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天津农学院农学与资源环境学院;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黄淮海麦玉两熟区周年光温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进展[J].作物学报,2021,第10期
-
何潇1,2,刘兴3,辛正琦1,2,谢海艳1,2,辛余凤1,2,吴能表1,2(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市大足中学).半夏PtPAL基因的克隆、表达与酶动力学分析[J].作物学报,2021,第10期
-
吕腾飞1,2,谌洁1,代邹2,马鹏1,杨志远1,郑传刚2,马均1(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作物生理生态及栽培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西昌学院农业科学学院).缓释氮肥与尿素配施对机插杂交籼稻碳氮积累的影响[J].作物学报,2021,第10期
-
孟鑫浩1,张靖男1,崔顺立1,Charles Y.Chen2,穆国俊1,侯名语1,杨鑫雷1,刘立峰1(华北作物改良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北省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河北农业大学;奥本大学作物土壤与环境科学系).花生荚果与种子相关性状QTL定位及与环境互作分析[J].作物学报,2021,第10期
-
赵旭阳1,姚方杰1,龙黎1,王昱琦1,康厚扬1,2,蒋云峰1,2,李伟3,邓梅1,李豪1,陈国跃1,2(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青藏春冬麦区93份小麦地方种质条锈病抗性评价及抗病基因分子鉴定[J].作物学报,2021,第10期
-
王诗雅1,2,郑殿峰1,3,冯乃杰1,3,梁喜龙2,4,项洪涛5,冯胜杰1,靳丹2,刘美玲2,牟保民2(广东海洋大学滨海农业学院;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植物生长调节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植物生长调节剂S3307对苗期淹水胁迫下大豆生理特性和显微结构的影响[J].作物学报,2021,第10期
-
谢磊1,2,任毅1,2,张新忠1,3,王继庆1,2,张志辉1,2,石书兵1,2,耿洪伟1,2(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新疆农业大学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小麦穗发芽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J].作物学报,2021,第10期
-
辛正琦1,代欢欢2,辛余凤1,何潇1,谢海艳1,吴能表1(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甘肃庆阳市第五中学).盐胁迫下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对颠茄氮代谢及TAs代谢的影响[J].作物学报,2021,第10期
-
杨琴莉1,杨多凤1,丁林云1,赵汀2,张军2,梅欢2,黄楚珺2,高阳1,叶莉1,高梦涛1,严孙艺2,张天真1,2,胡艳1,2(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棉花花器官突变体的鉴定及候选基因的克隆[J].作物学报,2021,第10期
-
李艳大1,曹中盛1,舒时富1,孙滨峰1,叶春1,黄俊宝1,朱艳2,田永超2(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研究所/江西省智能农机装备工程研究中心/江西省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国家信息农业工程技术中心).基于作物生长监测诊断仪的双季稻叶干重监测模型[J].作物学报,2021,第10期
-
周练,刘朝显,陈秋栏,王文琴,姚顺,赵子堃,朱思颖,洪祥德,熊雨涵,蔡一林(西南大学玉米研究所/农业科学研究院/南方山地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级培育基地).玉米籽粒缺陷突变基因dek54的精细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J].作物学报,2021,第10期
-
李晓旭,王蕊,张利霞,宋亚萌,田晓楠,葛荣朝(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水稻基因OsATS的克隆及功能鉴定[J].作物学报,2021,第10期
-
刘畅1,孟云1,刘金栋1,王雅美1,Guoyou Ye1,2(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国际水稻研究所).结合QTL-seq和连锁分析发掘水稻中胚轴伸长相关QTL[J].作物学报,2021,第10期
-
范凯,潘鑫峰,毛志君,叶方婷,李兆伟,林伟伟,林文雄(福建农林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与综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叉柱棉sHSP基因家族的鉴定与特征分析[J].作物学报,2021,第1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