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柴健,于爱忠,李悦,王玉珑,王凤,王鹏飞,吕汉强,杨学慧,尚永盼(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干旱生境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绿肥还田量结合氮肥减施对绿洲灌区小麦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J].作物学报,2023,第11期
-
陈心怡,朱盈,马中涛,张明月,魏海燕,张洪程,刘国栋,胡群,李光彦,许方甫(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省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光强和氮肥互作对南方软米粳稻灌浆结实期碳氮代谢影响及其与产量品质间关系[J].作物学报,2023,第11期
-
丁孟丽,王茹茵,施栋晟,李莹博,雷洁,陈洪宇,申清文,王桂凤(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省部共建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CIMMYT-中国(河南)小麦玉米联合研究中心).玉米小籽粒突变体mn-Mu的基因克隆与转录组分析[J].作物学报,2023,第11期
-
巩慧玲1,林红霞1,任小丽1,李彤1,王晨霞1,白江平2,3(兰州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甘肃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StvacINV1负调控马铃薯的耐旱性[J].作物学报,2023,第11期
-
赵朋,陈广侠,张宴萍,杨晓慧,刘芳,董道峰(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马铃薯苗期耐碱性鉴定方法及86份种质资源耐碱性综合评价[J].作物学报,2023,第11期
-
曹枭雄1,2,刘伊凡1,2,周玉强2,王婧2,吴宇锦2,王红武2,李坤2,刘小刚2,黄长玲2,刘志芳2,郭晋杰1,胡小娇2(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国家玉米改良中心河北分中心/华北作物改良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分子育种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一个玉米ZmMs7复等位基因突变体的遗传分析与分子鉴定[J].作物学报,2023,第11期
-
赵宇晶1,张滨烁1,苏安玉2,于振海1,李佳欢1,林洋1,张艳婷1,武小霞1,赵莹1(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东北农业大学资环学院).基于BSA-seq方法挖掘大豆再生相关候选基因[J].作物学报,2023,第11期
-
田红丽,张如养,范亚明,杨扬,张云龙,易红梅,邢锦丰,王凤格,赵久然(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农作物DNA指纹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部省共建)/玉米DNA指纹及分子育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Maize 6H-60K芯片在玉米实质性派生品种鉴定中的应用分析[J].作物学报,2023,第11期
-
赵丽蓉,李雯,王利民,齐燕妮,李闻娟,谢亚萍,党照,赵玮,张建平(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亚麻PLA1基因家族的鉴定及表达分析[J].作物学报,2023,第11期
-
王露露1,仪子博1,王浩哲1,能芙蓉2,马新明1,张志勇1,王小纯1,2(省部共建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不同氮利用效率小麦品种TaNRT/TaNPF家族基因表达特点[J].作物学报,2023,第11期
-
李佳佳1,龙群1,朱尚尚1,单雅敬1,吴美燕1,鲁云1,支现管1,廖威1,陈浩然1,赵振邦2,苗龙1,高慧慧1,李英慧3,王晓波1,邱丽娟3(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农业农村部北京大豆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宿州市农业科学院).大豆芽期耐高温评价方法构建及耐高温种质资源筛选[J].作物学报,2023,第11期
-
周文期1,2,强晓霞3,李思雨1,王森4,卫万荣1(西南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重点实验室/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甘肃省兰州市第四中学;陕西省畜牧产业试验示范中心).水稻卷叶等位突变体e202的鉴定和基因精细定位[J].作物学报,2023,第11期
-
王睿1,2,任毅1,2,程宇坤1,2,王伟1,2,3,张志辉1,2,耿洪伟1,2(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新疆农业大学优质专用麦类作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疆小麦产业体系创新团队;安阳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系).小麦旗叶形态相关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J].作物学报,2023,第11期
-
赵彩霞1,2,3,沈吉成1,2,尹淑香1,2,3,叶发慧1,2,3,杨淼思4,刘瑞娟1,2,刘德梅1,2,张怀刚1,2,沈裕虎1,2,陈文杰1,2(中国科学院高原生物适应与进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种子创新研究院;青海省作物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青海大学).波兰小麦在青藏高原饲用性能的评价[J].作物学报,2023,第11期
-
朱金勇1,刘震1,曾钰婷2,李志涛1,陈丽敏1,李泓阳1,史田斌1,张俊莲3,白江平1,刘玉汇1(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省部共建干旱生境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甘肃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马铃薯PAL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及其在非生物胁迫下和块茎花色素苷合成中的表达分析[J].作物学报,2023,第11期
-
陈吴钧,刘江栋,蒋凯旋,王幼平,蒋金金(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甘蓝型油菜BnKNOX基因家族的鉴定与分析[J].作物学报,2023,第11期
-
邱杰,王泰,蔡博伟,段圣省,徐林珊,陈晓迪,王晶,葛贤宏,李再云(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芸薹属同源异源六倍体(BcBcCcCcCoCo)染色体片段缺失的鉴定及其在色泽形成基因定位中的应用[J].作物学报,2023,第11期
-
李荣1,勉有明2,侯贤清1,李培富1,王西娜1(宁夏大学农学院;宁夏农林科学院固原分院).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土壤性质及玉米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J].作物学报,2023,第10期
-
李赢,刘海翠,石吕,石晓旭,韩笑,刘建,魏亚凤(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南通市循环农业重点实验室).江苏裸大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J].作物学报,2023,第10期
-
张艳艳1,关涵文1,刘淋茹1,贺利1,2,3,段剑钊1,2,3,王晨阳1,2,郭天财1,2,冯伟1,2,3(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省部共建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作物生长发育调控重点实验室).不同水分条件下施磷对冬小麦穗花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作物学报,2023,第10期
-
于慧玲1,阚茗溪1,徐哲莉2,马瑞琦1,刘阿康1,3,王德梅1,王艳杰1,杨玉双1,赵广才1,常旭虹1(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赵县实验基地;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粮食作物技术处).匀播和条播小麦产量及干物质积累对春季灌水量的响应[J].作物学报,2023,第10期
-
巩若琳,宋波,杨志叶,路丽静,董军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迟播和密度对不同油菜品种抗倒伏及产量的影响[J].作物学报,2023,第10期
-
王鹏飞,于爱忠,王玉珑,苏向向,柴健,李悦,吕汉强,尚永盼,杨学慧(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省部共建干旱生境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麦后复种绿肥翻压还田结合减氮对土壤水热特性及玉米产量的影响[J].作物学报,2023,第10期
-
李阿蕾,戴志刚,陈基权,邓灿辉,唐蜻,程超华,许英,张小雨,粟建光,杨泽茂(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239份长果种黄麻种质资源萌发期耐镉性评价及耐镉资源筛选[J].作物学报,2023,第10期
-
张蓝月1,罗江陶2,范超兰1,李亚洲1,姜博1,陈雪1,陈雪姣1,袁中伟1,甯顺腙1,张连全3,刘登才3,郝明1(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含Pm21基因的次级易位创制及鉴定[J].作物学报,2023,第10期
-
刘秋霞,董二伟,黄晓磊,王劲松,王媛,焦晓燕(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不同生态区高粱籽粒产量和品质对氮肥施用的响应[J].作物学报,2023,第10期
-
赵富贵,张龙,李丹,韩固,王楠,侯贤清(宁夏大学农学院).不同气候年型下耕作覆盖对宁南旱区土壤水热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J].作物学报,2023,第1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