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唐文玉(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社会学教研部).借力于政治的嵌入式发展 ——“党社关系”视域中的民办社会组织发展考察[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第4期
  • 黄哲东(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气候变化趋势下海洋边界线位置面临的问题及应对[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第4期
  • 王子刚1,王爱祥2(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院;华东理工大学校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感染性:属性、功能与发生机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第4期
  • 刘江(南京理工大学公共事务学院).自由目标评估:一种可行的社会服务项目效果评估法 ——兼论社会服务项目效果评估的新转向[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第4期
  • 张佳佳1,王晨光2(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中国北极治理话语权:分类、评估与进路[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第4期
  • 潘运华(福州大学法学院).日本债权二重让与中通知的法律效果[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第4期
  • 刘玲1,2,彭华民1(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循证单元:时间向度中的本土循证社会工作模式[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第4期
  • 邱雨(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中国社会组织的话语功能研究 ——基于公共领域的视域[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第4期
  • 尹新瑞(南开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国际社会工作本土化研究的回顾与省思 ——兼论对我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启示[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第4期
  • 刘金祥1,毕劲松2(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的司法逻辑 ——基于106件裁判文书的考察[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第4期
  •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编辑部(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注意事项[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第4期
  •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编辑部.本刊启事[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第4期
  • 王海洋1,2,王芳萍2,夏林清3(台湾暨南国际大学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学系;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社会工作实践知识的意涵与发展路径 ——兼论反映实践取向行动研究路数[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第3期
  • 邓泉洋,费梅苹(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属地贤人:城市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建设的主体发现 ——以上海市X区基层社会矛盾化解为例[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第3期
  • 王竞超(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美国印太战略的演进及对地区局势的影响[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第3期
  • 梅立润(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擅智”与“善智”:人工智能时代中国国家治理的双重任务[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第3期
  • 杨太华,李志翔,秦静(上海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一带一路”电力投资项目安全成本分担的博弈模型分析[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第3期
  • 刘玉兰(常州大学社会工作系).民族社会工作的文化实践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合[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第3期
  • 李建军,唐松莲(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保荐机构、风险资本声誉与公司IPO前后盈余信息质量[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第3期
  • 何继新,何海清,韩艳秋(天津城建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城市公共物品安全风险治理行动逻辑、属性特征与创新思维[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第3期
  • 张丽华,鲍宗豪(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助推器:社会分层视角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第3期
  • 付双乐(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工作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第3期
  •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注意事项[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第3期
  •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本刊启事[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第3期
  • 毛安然(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赋权与认同: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价值激活农民主体性的路径[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第2期
  • 赵欣(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区动员何以可能 ——结构—行动视角下社区动员理论谱系和影响因素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第2期
  • 魏爱春,李雪萍(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关系网与生命周期:家庭抗逆力本土化研究的维度拓展[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第2期
  • 项焱,陈曦(武汉大学法学院).大数据时代欧盟个人数据保护权初探[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第2期
  • 章成(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构建北极区域治理制度性框架的法律问题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