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张晓通1,2,郝念东3,王优酉1(武汉大学经济外交研究中心;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美欧对RCEP的地缘经济认知及其政策调整[J].东北亚论坛,2021,第4期
  • 马晓雪1,刘阳2(大连海事大学公共管理与人文艺术学院;大连海事大学航运经济与管理学院).“冰上丝绸之路”安全风险的韧性治理[J].东北亚论坛,2021,第4期
  • 郭树勇,于阳(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论东亚人文共同体的建构:文化区域主义的视角[J].东北亚论坛,2021,第4期
  • 杨雪冬(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内外互动、主体选择与中国道路的百年探索[J].东北亚论坛,2021,第4期
  • 邢丽菊1,赵婧2(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话语权视域下的中国国家形象建设:挑战与对策[J].东北亚论坛,2021,第3期
  • 马涛,徐秀军(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新发展格局下RCEP签署与东亚区域经贸合作的中国策略[J].东北亚论坛,2021,第3期
  • 赵可金,李海涛(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大国外交的权威基础——中国共产党的外交领导力研究[J].东北亚论坛,2021,第3期
  • 刘笑阳(同济大学中国战略研究院;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新时代中国的共同利益论与大国责任论[J].东北亚论坛,2021,第3期
  • 赵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亚洲安全观视域下的东北亚命运共同体构建[J].东北亚论坛,2021,第3期
  • 孙壮志(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俄战略协作高端合作智库).多边框架内的中俄战略协作:问题与前景[J].东北亚论坛,2021,第3期
  • 张慧智1,汪君瑶2(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加入CPTPP的政治经济思考[J].东北亚论坛,2021,第3期
  • 刘国斌1,杨薇臻2(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东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蒙俄交通走廊建设与跨境合作思路及对策研究[J].东北亚论坛,2021,第3期
  • 巴殿君1,2,梁秋实3(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论东亚多元区域主义困境与出路[J].东北亚论坛,2021,第3期
  • 朱芹1,高兰1,2(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复旦大学海洋战略研究中心).去霸权化:海洋命运共同体叙事下新型海权的时代趋势[J].东北亚论坛,2021,第2期
  • 张弛(上海政法学院政府管理学院;上海全球安全治理研究院政治与社会安全研究中心).竞争性地区主义与亚洲合作的现状及未来[J].东北亚论坛,2021,第2期
  • 顾湘,李志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法政学院).海洋命运共同体视域下东亚海域污染合作治理策略优化研究[J].东北亚论坛,2021,第2期
  • 陈小沁(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俄罗斯亚太能源战略评析——基于远东油气管道项目的视角[J].东北亚论坛,2021,第2期
  • 姚璐,景璟(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国际政治系).以共享促共生:疫情冲击下全球治理转型的中国推进[J].东北亚论坛,2021,第2期
  • 王明国(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的制度重叠及其应对之策[J].东北亚论坛,2021,第1期
  • 王志民1,2,3,陈宗华4(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一带一路”建设的七年回顾与思考[J].东北亚论坛,2021,第1期
  • 李晓霞(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全球经济治理变革的逻辑根源——基于发展逻辑与资本逻辑的比较分析[J].东北亚论坛,2021,第1期
  • 杨雷(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国际制度视角下“一带一路”与大欧亚伙伴关系的对接[J].东北亚论坛,2021,第1期
  • 李晓1,2,于潇3,4,王达5,6,姜扬4(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吉林大学珠海市横琴新区智慧金融研究院;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吉林大学美国研究所;吉林大学国家发展与安全研究院).新一届美国政府对外政策及影响前瞻笔谈[J].东北亚论坛,2021,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