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程小燕,杨志玲,杨旭,谭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浙江省林木育种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不同光质对三叶崖爬藤生长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J].林业科学研究,2018,第5期
  • 杜婷,廖怀建,石雷(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蜻蜓目水生昆虫在滇池入湖口湿地水质评价中的指示作用[J].林业科学研究,2018,第5期
  • 王千雪1,万盼2,刘灵1,申方圆1,张吉利1(国家林业局哈尔滨林业机械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寒温带林业研究中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兴安落叶松天然林林木直径与树高分布的分层特征[J].林业科学研究,2018,第5期
  • 马远1,贾雨龙2,王成1,杜万光3,刘文军4(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北京市通州区园林绿化局;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北京市海淀区气象局).北京市典型道路防护林滞尘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子分析[J].林业科学研究,2018,第5期
  • 杜明凤1,2,丁贵杰1(贵州大学林学院贵州省森林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基于马尾松干旱转录组的抗旱功能SSR位点分析[J].林业科学研究,2018,第5期
  • 岳剑云1,杜常健1,纪敬1,姚侠妹1,常二梅1,江泽平1,施明达2,史胜青1(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河北保定第二中学).银杏枝条部位和年龄对不定根形成的影响及其与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关系[J].林业科学研究,2018,第5期
  • 杨君1,尚兴朴2,姚艳霞1,赵文霞1(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中国中药公司).基于微卫星DNA标记分析刺槐叶瘿蚊遗传多样性指数与样本量的相关性[J].林业科学研究,2018,第5期
  • 慈航,李兆佳,周光益,赵厚本,邱治军,杨乐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热带林业研究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温度和元素含量对流溪河2个树种粗木质残体呼吸季节动态的影响[J].林业科学研究,2018,第5期
  • 于浩,陈展,曹吉鑫,尚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O3浓度升高对桢楠和闽楠幼苗光合作用、抗氧化能力及生物量的影响[J].林业科学研究,2018,第5期
  • 吕春平1,2,张秋芳1,2,郝亚群1,2,陈岳民1,2,杨玉盛1,2(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短期增温对亚热带杉木幼林碳氮同位素组成的影响[J].林业科学研究,2018,第5期
  • 及晓宇,李子义,卢惠君,聂显光,王玉成(东北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刚毛柽柳ThbHLH1转录因子识别的顺式作用元件的鉴定[J].林业科学研究,2018,第5期
  • 赵庆霞1,2,包维楷2(贵州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山地生态恢复与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生态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华山松、油松不同叶龄针叶光合特性对林窗式疏伐的响应[J].林业科学研究,2018,第5期
  • 王宏洪1,廖金铃1,2(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华南农业大学植物线虫研究室).竹子寄生线虫种类及其分布概况[J].林业科学研究,2018,第5期
  • 潘雪玉,孙海菁,袁志林(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3株滨麦内生镰刀菌毒素积累及对北美枫香幼苗生长和耐盐性的影响[J].林业科学研究,2018,第5期
  • 张文泉1,刁松锋2,孙晓薇3,罗国涛1,徐睿4,苏胜荣5(凯里学院;国家林业局泡桐研究开发中心;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河南林业职业学院;黄山学院).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种棉革菌外生菌根形态描述和分子鉴定[J].林业科学研究,2018,第5期
  • 王思宁1,孙化雨1,李利超1,杨意宏1,2,徐浩1,赵韩生1,高志民1(国家林业局竹藤科学与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国际竹藤中心竹藤资源基因科学研究所;河北农业大学).毛竹PeDWF4基因克隆及表达模式分析[J].林业科学研究,2018,第5期
  • 刘雄芳,李太强,李正红,万友名,刘秀贤,张序,安静,马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云南干热河谷地区余甘子转录组分析[J].林业科学研究,2018,第5期
  • 李娜1,李恩杰2,王青华2,王玉珠2,张永安2,段立清1(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ORF72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表达及纯化[J].林业科学研究,2018,第5期
  • 马涛1,2,林娜1,周丽丽1,史先慧1,周秋宏1,王偲1,孙朝辉1,陈晓阳1,何余容2,温秀军1(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广东省森林植物种质创新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性信息素迷向干扰防控害虫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J].林业科学研究,2018,第4期
  • 黄昕蕾,郑宝强,王雁(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鼓槌石斛不同花期香气成分及盛花期香气日变化规律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18,第4期
  • 张连金1,孙长忠1,赖光辉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华北林业实验中心;北京市林业勘察设计院).北京九龙山侧柏生态公益林空间结构分析与评价[J].林业科学研究,2018,第4期
  • 杜澜1,陈亮1,谢锦忠1,张玮1,夏捷1,陈胜1,赖秋香2,吴玮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福建省永安林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干旱胁迫及复水对绿竹容器苗生理特征的影响[J].林业科学研究,2018,第4期
  • 马载阳1,张怀清1,李永亮1,杨廷栋1,陈中良2,李思佳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湖南省攸县黄丰桥国有林场).基于空间结构的杉木树冠生长可视化模拟[J].林业科学研究,2018,第4期
  • 段如雁1,2,韦小丽1,安常蓉1,张兰1(贵州大学林学院;贵州省生物研究所).花榈木幼苗接种不同根瘤菌对中度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J].林业科学研究,2018,第4期
  • 孙永磊1,2,周金星1,2,庞丹波1,2,刘玉国3,肖桂英4,张清4(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云南建水荒漠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云南省建水县林业技术推广所).喀斯特断陷盆地不同植被恢复模式 土壤水分动态变化[J].林业科学研究,2018,第4期
  • 吴鹏飞1,龚洪恩1,2,姚小华1,常维霞1,王开良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普通油茶无性系抗炭疽病评价[J].林业科学研究,2018,第4期
  • 李露双1,董文慧1,丁兴萃1,章志远2,孙春娃1,蔡函江1(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浙江人文园林股份有限公司).麻竹笋转录组测序及苦涩味物质合成基因差异表达分析[J].林业科学研究,2018,第4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