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向阳(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我国普通农业型村庄大龄未婚男性分布的区域差异——基于“区域社会文化”的分析视角[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王黎(武汉大学社会学院).阶层婚配视角下农村“天价嫁妆”的再生产——基于福建省晋江市农村婚姻实践的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蒋浩君,苏群(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早期迁移经历对农村个体教育人力资本的影响[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沈费伟,杜芳(杭州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1121).数字乡村治理的限度与优化策略——基于治理现代化视角的考察[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高鸣(农业农村部 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北京 100810).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关键影响、应对策略和政策构建[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高万芹(武汉科技大学 文法与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5).社会动员与政治动员:新乡贤参与乡村振兴的动力机制与内在逻辑[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魏佳朔1,宋洪远2(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农村发展研究院;华中农业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影响了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吗?——基于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的分析验证[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高海,朱婷(安徽财经大学 法学院, 安徽 蚌埠 233030).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的特别性与规则完善[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管洪彦(吉林大学 法学院/理论法学研究中心,吉林 长春 130012).农村宅基地分配制度:历史演变、运行困境与改革思路[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刘同山1,陈晓萱1,周静2(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湖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的农地流转:政策目标、面临挑战与改革思考[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胡祎,魏后凯(中国社会科学院 农村发展研究所,北京 100732).中国农村老年人的收入结构与收入不平等——兼论中国农村居民的养老现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袁梦(武汉大学 社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乡村振兴中的项目式集体经济:实践探索与发展定位[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贺雪峰(武汉大学 社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共同富裕与三轮驱动的中国式现代化[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唐浩,张聪(湖南农业大学 经济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土地制度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挑战与思路[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刘继文1,良警宇1,辛媛媛2(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中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党校).主体再造与多元参与:“村民自办文化”的实践机制——基于内蒙古邓村的田野考察[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黄六招1,姜修海2,张国磊3(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广东金融学院公共政策与治理创新研究中心).利益密集型村庄治理“弱集体秩序”的生成逻辑——基于S省A村的调查与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崔盼盼(武汉大学 社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网格化管理实践的差异化类型及其机制探讨——基于苏州、佛山的案例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向雪琪(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教育贫困治理的运作机制、实践效应及对乡村振兴的启示[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李亚雄,陈晓琳(华中师范大学 社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多重网络视角下乡镇政府产业发展的行动策略 ——基于贵州省Z县四个乡镇的调查[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金文龙(安徽大学 社会与政治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身份转化、利益竞争与集体资产分配政策演化——“利益-规范”双重博弈的视角[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李燕凌,陈梦雅(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数字赋能如何促进乡村自主治理? ——基于“映山红”计划的案例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齐鹏(山东社会科学院人口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农村幸福院互助养老困境与转型[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曹海林,任贵州(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乡村治理视域下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定位与实践路向[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邬家峰(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网络技术结构性赋能与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 ——基于江西省赣州市村务微信群的考察[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钟甫宁1,罗必良2,吴国宝3,左停4,习银生5,赵文6(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制度与发展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贫困问题研究中心/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主题笔谈[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杨人豪1,杨庆媛2(比利时荷语鲁汶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院;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西部乡村可持续发展新文科实验室).资本下乡、经营土地与农政变迁 ——以成都市郫都区为例[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王静,赵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宅基地退出、要素配置与农户农业生产效率[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豆书龙1,萧子扬2,胡卫卫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供销部门土地托管的复合型碎片化困境及治理 ——基于山东省平安县的案例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汪倩倩(淮阴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后乡土社会孝道嬗变的现实图景与形成机理[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