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翟红志(河南博物院).让文物活起来的探索[J].东南文化,2022,第A2期
  • 李历松,曲庆玲(东莞市博物馆).“莞版故宫”沉浸式主题展览创新探索——兼谈“华彩宫瓷”策展实践[J].东南文化,2022,第A1期
  • 田甜(南京博物院).常设展览如何传播博物馆主题定位——以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为例[J].东南文化,2022,第A1期
  • 管琳(南京博物院).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展览工程质量控制研究[J].东南文化,2022,第A1期
  • 谢博(南京博物院).儿童自然展的策划与实践——以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运河湿地寻趣”为例[J].东南文化,2022,第A1期
  • 洪恩(中国国家博物馆).无畏困难 勇于创新——“‘两弹一星’精神展”展陈设计感悟[J].东南文化,2022,第A1期
  • 黄春锋(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百年红楼 惊艳再现——北大红楼主题展展陈工作回顾与思考[J].东南文化,2022,第A1期
  • 连凯(南京博物院).长江经济带博物馆展览文创衍生品设计开发可行性研究[J].东南文化,2022,第A1期
  • 李飞群(舟山博物馆).“让文物活起来”背景下博物馆展示传播的思考与实践——以舟山博物馆为例[J].东南文化,2022,第A1期
  • 武钟芸(南京博物院).浅谈博物馆展览策展及设计人才培养模式[J].东南文化,2022,第A1期
  • 刘香(南京博物院).自助式导览体系构建在博物馆展览诠释中的应用探索——以南京博物院为例[J].东南文化,2022,第A1期
  • 杨宁(南京博物院).浅谈博物馆文创多元融合的力量——以“南都市集”活态展览为例[J].东南文化,2022,第A1期
  • 龚良(南京博物院).博物馆展览的未来畅想[J].东南文化,2022,第A1期
  • 张乐(南京博物院).传承与创新——解读南京博物院展览策划和策展人制度[J].东南文化,2022,第A1期
  • 周寅韬(无锡博物院).博物馆展览视觉传达的通感设计研究[J].东南文化,2022,第A1期
  • 陈超(宁波博物院).审美的趣味——浅谈博物馆中的抽象表达[J].东南文化,2022,第A1期
  • 周博(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看不见的线——展览动线的设计与研究[J].东南文化,2022,第A1期
  • 牟婷(南京工业大学).大数据与数字媒体融合下的博物馆空间展示探索[J].东南文化,2022,第A1期
  • 王妮(陕西历史博物馆).一场欢乐的探秘之旅:“大国之威行天下——陕西国宝系列特展之杜虎符”策展[J].东南文化,2022,第A1期
  • 李南(南京博物院).试论以模块化思维实现历史建筑中的陈列展览空间设计——以丹麦设计博物馆“丹麦椅子”展为例[J].东南文化,2022,第A1期
  • 张晓玉(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新媒体技术在文物展览中的应用实践——以“风尚与变革”展为例[J].东南文化,2022,第A1期
  • 张岩(包头博物馆).谈地市级博物馆古代史陈列的内容设计——以包头博物馆“表里山河”展为例[J].东南文化,2022,第A1期
  • 韩晓玲(中国海关博物馆).行业博物馆临展策划初探——以“雄关漫道”展为例[J].东南文化,2022,第A1期
  • 王勇军(山东博物馆).从释读到阐释:古代服饰当代价值的视觉转化[J].东南文化,2022,第A1期
  • 朱文晶(浙江省博物馆).“浙里不止小康——八个窗口看浙江”形式设计小记[J].东南文化,2022,第A1期
  • 王静(海南省博物馆).“江山有待——海南‘非遗四个一’陈列”策展感怀与解读[J].东南文化,2022,第A1期
  • 杨阳(甘肃省博物馆).“智慧展览”设计在小空间中的一次践行——以“弦歌不辍·厚德流光”展为例[J].东南文化,2022,第A1期
  • 梁文杰(常州博物馆).瓷器专题展的策展探索与实践——以常州博物馆“春花烂漫”展为例[J].东南文化,2022,第A1期
  • 裴斐(南京博物院).饮食器中的美——以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紫禁城与大运河”展为例[J].东南文化,2022,第A1期
  • 程旭1,俞文峰2,陈进茹3,王建平4(中国博物馆协会陈列艺术委员会;深圳市埃克苏照明系统有限公司党史馆;深圳市埃克苏照明系统有限公司博物馆;深圳市埃克苏照明系统有限公司).百年党史主题展览的照明设计访谈笔记[J].东南文化,2022,第A1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9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