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李南(南京博物院).博物馆文创活动在“参与式展览”中的探索与实践——以南京博物院“我是艺术大师”展填色活动为例[J].东南文化,2023,第A1期
  • 王国任(南京博物院).加强文化交流 开创博物馆对外合作新局面——以南京博物院2013—2022年对外交流与合作情况为例[J].东南文化,2023,第A1期
  • 李卫平(浙江省博物馆).空间再造——装置艺术与博物馆陈列设计的融合与转化[J].东南文化,2023,第A1期
  • 杨艺(苏州美术馆).如何为儿童设计综合性历史艺术博物馆——以苏州博物馆探索体验馆为例[J].东南文化,2023,第A1期
  • 王妮(陕西历史博物馆).“返璞归真”的创新——石嘴山市博物馆专题陈列设计[J].东南文化,2023,第A1期
  • 殷杰琼(山东博物馆).浅议博物馆展览中的设计美学语境[J].东南文化,2023,第A1期
  • 上官天梦(中国国家博物馆).书籍设计形神兼备的个性化表达——以中国国家博物馆展览图录设计为例[J].东南文化,2023,第A1期
  • 张立红(南京博物院).新时代博物馆展览数字化转型之初探——以南京博物院为例[J].东南文化,2023,第A1期
  • 魏娜(中国国家博物馆).创新与发展——浅谈中国国家博物馆策展人制度[J].东南文化,2023,第A1期
  • 汪星燚(中国茶叶博物馆).“墨茗融妙——西泠印社藏书画印作品展”综述[J].东南文化,2023,第A1期
  • 裴斐(南京博物院).专题展中的展品选择分析——以南京博物院“盛世华彩”展厅瓷器为例[J].东南文化,2023,第A1期
  • 王佳佳(南京博物院).展览架起文化沟通的桥梁——以“众里寻她——南京博物院藏中国古代女性文物”展览为例[J].东南文化,2023,第A1期
  • 刘立新(南京博物院).不一样的展场 同样的意义——当博物馆遇上美术馆[J].东南文化,2023,第A1期
  • 丁强(南京博物院).浅析现代博物馆园林特点和维保重点——以南京博物院景观提升为例[J].东南文化,2023,第A1期
  • 郭术山(天津博物馆).博物馆临时展览展陈设计创新探究——以天津博物馆临时展览为例[J].东南文化,2023,第A1期
  • 管琳(南京博物院).博物馆展览的“尺度”[J].东南文化,2023,第A1期
  • 田騉1,吴浩彬2(南京博物院;南京师范大学设计学院).谈“吴钩雪明——江苏省打击防范文物犯罪成果展”的形式设计[J].东南文化,2023,第A1期
  • 石岚(南京博物院).“浮世绘时代”策展手记[J].东南文化,2023,第A1期
  • 邱雪峰(南京博物院).“小人书大世界——中国美术馆藏连环画原作精品展”[J].东南文化,2023,第A1期
  • 宗苏琴,张历,李雨晴(扬州博物馆).一画一世界 一展一乾坤——扬州博物馆“一花一世界”展的策展实践与思考[J].东南文化,2023,第A1期
  • 郭正军(泰州市博物馆).书画展览策展的几点思考——以“仰之弥高——泰州市博物馆馆藏珍贵书画文物特展”为例[J].东南文化,2023,第A1期
  • 葛鹏云(南京市高淳区博物馆).“濑渚风华,吉金铸史——馆藏周代青铜器展”的策划与实施[J].东南文化,2023,第A1期
  • 朱晨东(如皋市博物馆).“古运盐河的记忆——如皋古运盐河考古成果展”[J].东南文化,2023,第A1期
  • 孙媛媛(国家大剧院).博物馆展览与观众关系的发展[J].东南文化,2023,第A1期
  • 温京博1,马宝霞2(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基于移动终端的博物馆体验研究 ——以“故宫博物院”小程序为例[J].东南文化,2023,第6期
  • 马萍(南京工业大学法政学院).博物馆构建高质量老年观众服务体系的理论与实践[J].东南文化,2023,第6期
  • 苏州市考古研究所.江苏苏州板桥村吴越国李氏夫妇墓发掘简报[J].东南文化,2023,第6期
  • 中国海盐博物馆,南京大学考古文物系(中国海盐博物馆;南京大学考古文物系).2022年江苏省盐城市串场河南段盐业遗址调查简报[J].东南文化,2023,第6期
  • 朱浒1,蓝旻虹2,刘小卓1(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镇江博物馆).高淳固城东汉墓出土画像砖历史故事图像新考[J].东南文化,2023,第6期
  • 车亚风,陈璟(苏州市考古研究所).苏州新见吴越国买地券考释及墓葬相关问题研究[J].东南文化,2023,第6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8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