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会芳(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民国同南社的文学观及其意义[J].中国文学研究,2021,第3期
-
何家兴(济南大学出土文献与文学研究中心).楚简韵文初探[J].中国文学研究,2021,第3期
-
徐俪成(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从华丽自然到平淡自然——才性观与文论中“自然”概念的转变[J].中国文学研究,2021,第3期
-
周晓风(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移动的乡土——略论萧红抗战时期的行走写作[J].中国文学研究,2021,第3期
-
张弛(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浪漫的间歇——抗战初期郭沫若的寓湘之旅[J].中国文学研究,2021,第3期
-
周明鹃(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儒家文化视域下的《白鹿原》[J].中国文学研究,2021,第3期
-
王桃花,罗海燕(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反本质主义文化身份:《签名收藏家》中的中国文化书写[J].中国文学研究,2021,第3期
-
黄爱(山东大学(威海)翻译学院).如何“自我暴露”——从《饥饿的女儿》《好儿女花》看虹影自传体小说的文体实践[J].中国文学研究,2021,第3期
-
郭英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弃诸生”与“习古文辞”——魏禧的人生选择与身份认同[J].中国文学研究,2021,第3期
-
方汉文(苏州大学文学院).马克思“世界的文学”:中国化的新概念翻译与注解——马克思“世界的文学”理论札记之三[J].中国文学研究,2021,第3期
-
段吉方(华南师范大学审美文化与批判理论研究中心;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回到语境与文本重读——推动与建设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文本学研究[J].中国文学研究,2021,第3期
-
王杰1,连晨炜2(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世界文学在中国的传播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J].中国文学研究,2021,第3期
-
张文初1,张倩2(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矛盾性结构”的结构与高扬——美国新批评观念一探[J].中国文学研究,2021,第3期
-
佴康(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珍妮特·温特森的故事本体论研究[J].中国文学研究,2021,第3期
-
陈勇,廖华英(东华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论欧美国家对赵树理作品的研究[J].中国文学研究,2021,第3期
-
徐慧(长沙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艺术史如何通俗化传授及革新研究——安妮·达勒瓦《艺术史方法与理论》的启示[J].中国文学研究,2021,第3期
-
周燕玲(新疆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暨西域文史中心).查慎行《敬业堂诗集原稿》考论[J].中国文学研究,2021,第3期
-
曾旭彤(暨南大学中文系).海外华人学者对“兴”范畴阐释路径的理论评述[J].中国文学研究,2021,第3期
-
蔡鸣雁(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复仇主题的变奏:《复仇的话》与《铸剑》比较研究[J].中国文学研究,2021,第3期
-
崔振鹏(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论景泰时期太学教育的文风转向——以吴节“以古文为时文”之倡导为中心[J].中国文学研究,2021,第3期
-
吴咏絮(南开大学文学院).非雅非俗的新境界——鲁迅对文艺“雅—俗”观的打破与重塑[J].中国文学研究,2021,第3期
-
毛宣国(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作为清代诗学价值观基础的“温柔敦厚”诗教观[J].中国文学研究,2021,第2期
-
李立平(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论林语堂的认同危机与角色转换[J].中国文学研究,2021,第2期
-
许永宁(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文学研究路径考察[J].中国文学研究,2021,第2期
-
温庆新(扬州大学文学院).作为一种文学现象:现代“《红楼梦》化”的生产性批评接受[J].中国文学研究,2021,第2期
-
刘雨过(河池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佛教与明代神魔小说的宏观空间构建[J].中国文学研究,2021,第2期
-
黄丽俐(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论清代湖南宗族文章总集编纂与文学世家建构[J].中国文学研究,2021,第2期
-
曹祥金,刘佳(山东大学文学院).走向世界的中国“哥伦波”——清末民初本土冒险主题小说研究[J].中国文学研究,2021,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