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进1,2,李琛3,孙兆彬2,王华1,马小会1(京津冀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中心;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北京市气象服务中心).北京地区两次重污染过程中PM2.5浓度爆发性增长及维持的气象条件[J].干旱气象,2017,第5期
-
卢珊,高红燕,李建科,张宏芳,浩宇,张曦(陕西省气象服务中心).西安市居民用电量对气象因子的响应及预测[J].干旱气象,2017,第5期
-
王思慜,赵桂香,赵瑜,申李文(山西省气象台).2016年7月山西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的多尺度系统相互作用分析[J].干旱气象,2017,第5期
-
李祎君,吕厚荃(国家气象中心).近50a南方农业干旱演变及其影响[J].干旱气象,2017,第5期
-
刘新伟1,段海霞2,杨晓军1,狄潇泓1(兰州中心气象台;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东部两次短时强降水天气过程对比分析[J].干旱气象,2017,第5期
-
赵淑芳1,张立文1,王倩1,丁洁1,刁秀广2(山东省枣庄市气象局;山东省气象台).山东极端强降雨分钟雨量、Z-R关系和风暴结构演变特征[J].干旱气象,2017,第5期
-
王春玲1,李宏宇2,曾剑3,张亚琳4,赵鸿5,段居琦6(北京市气象服务中心;河北省气候中心;北京市气象台;山西省气候中心;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马铃薯气候适宜度模拟及其时空变化特征[J].干旱气象,2017,第5期
-
李博渊1,2,马宏君2,庄晓翠2,赵江伟2(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新疆阿勒泰地区气象局).2010—2016年新疆阿勒泰地区暖季降水日变化特征[J].干旱气象,2017,第5期
-
赵瑜,赵桂香,王思慜,申李文(山西省气象台).“7.28”山西中部强对流天气的中尺度分析[J].干旱气象,2017,第5期
-
环海军,刘岩,孟伟,夏福华(山东省淄博市气象局).鲁中地区不同持续时间年最大降水特征[J].干旱气象,2017,第5期
-
隋东1,梁红1,安昕1,张郁1,张思瑶1,韦涛1,王炳川1,赵凤2(辽宁省沈阳市气象局;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气象局).沈阳爆胎气象条件指数预报方法研究[J].干旱气象,2017,第5期
-
王永利1,侯琼1,苗百岭2,云文丽1,贾成朕1(内蒙古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内蒙古气象科学研究所).内蒙古马铃薯花期干旱灾害风险区划[J].干旱气象,2017,第5期
-
周伟东1,马雷鸣2,梁萍3,张丽亚1(上海市浦东新区气象局;上海中心气象台;上海市气候中心).上海地区冬季不同等级冷空气变化特征及其对风雨的影响[J].干旱气象,2017,第5期
-
孙润1,2,雷俊2,尚军林2,郭继平2,张涛2,张海耀2,李强3(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甘肃省定西市气象局;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春小麦、胡麻物候变化特征分析[J].干旱气象,2017,第5期
-
孙国武1,2,李震坤2,陈伯民2,信飞2,梁萍2(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上海市气候中心).长江下游地区6—9月暴雨过程延伸期预报的探索[J].干旱气象,2017,第5期
-
史纬恒1,2,王磊1,韩飞1,于文杰1,孔凡龙1,宋海清3(解放军71901部队59分队;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内蒙古自治区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基于物理量参数的山东聊城地区冬季降水相态预报模型研究[J].干旱气象,2017,第5期
-
赵熙1,李京萌2,童红梅3(民航山东空管分局气象台;民航山东空管分局进近管制室;湖北省黄石市气象局).济南机场低能见度和低跑道视程对比分析[J].干旱气象,2017,第5期
-
张宇,张良,王素萍,冯建英(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2017年夏季全国干旱状况及其影响与成因[J].干旱气象,2017,第5期
-
熊世为1,郁凌华1,胡姗姗1,沈安云1,沈阳2,景元书3(安徽省滁州市气象局;江苏省气象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基于ECMWF细网格产品的一种优化BP-MOS气温预报方法[J].干旱气象,2017,第4期
-
尚子溦1,宁贵财1,王捷馨1,程一帆1,王式功1,2(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十个代表城市空气污染指数与能见度和相对湿度的关系[J].干旱气象,2017,第4期
-
张玮玮1,王颖1,许浩恩2,俞布3(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浙江省气象台;浙江省杭州市气象局).阶段性动态风险评估方法在暴雨灾害风险评估中的应用[J].干旱气象,2017,第4期
-
陈军1,李小兰2,喻义军3,方标1,滕林4,胡萍1(贵州省铜仁市气象局;贵州省玉屏县气象局;贵州省印江县气象局;贵州省剑河县气象局).贵州铜仁一次大范围高架雷暴降雹天气过程分析[J].干旱气象,2017,第4期
-
张小军,马学谦,田建兵(青海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1961—2015年青海省总云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J].干旱气象,2017,第4期
-
于丽娟1,尹承美1,何建军2,张永婧1,李瑞1(山东省济南市气象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大气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济南雾和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干旱气象,2017,第4期
-
陈艳1,郭世昌2,刘瑜3,琚建华1,任菊章1,张惠珠2(云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大气科学系;云南省气候中心).云南雨季开始期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ENSO的关系[J].干旱气象,2017,第4期
-
李宁1,2,白蕤3,伍露4,高嘉辰4,易克贤1,李玮1,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部儋州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海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基于气象灾害的ORYZA(V3)模型对双季稻发育期模拟的适应性评价[J].干旱气象,2017,第4期
-
刘小艳1,索勇1,王瑾2(贵州省安顺市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中心;贵州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基于CPAS系统的贵州安顺市冰雹云识别指标研究[J].干旱气象,2017,第4期
-
周后福1,2,刁秀广3,赵倩1,李耀东4,夏文梅5(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安徽省大气科学与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气象台;北京航空气象研究所;江苏省气象科学研究所).一次连续下击暴流天气的成因分析[J].干旱气象,2017,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