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战琪(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数字经济、进口技术溢出对中国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22,第3期
-
曹戈(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制度的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22,第3期
-
肖利平1,2,谢雨栖2(武汉大学a.经济发展研究中心;b.经济与管理学院).教育公平与技术创新 ——基于社会分层的视角[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22,第3期
-
伍书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哲学视域中马克思对斯密商品价值决定论的超越[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22,第3期
-
孙慧1,2,王凤逸1,2,丁志勇3(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大学新疆创新管理研究中心;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分行).数字金融如何影响了区域碳减排能力?[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闫佳敏,沈坤荣(南京大学商学院).中国南北经济差距的测度及原因分析[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尹奎1,赵景1,聂琦2(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如何“双管齐下”提升团队创新绩效 ——创新型领导与创新导向人力资源管理实践[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刘自敏,张娅(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空间视角下电能替代对能源强度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王效云(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对双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机制 ——基于知识资本模型的分析[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杜鹏程,范明君,刘升阳(安徽大学商学院).信息加工理论视角下工作重塑对员工适应性绩效的影响[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马增林,于璟婷,王磊(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育错配对劳动力幸福感的影响机制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李小青1,何玮萱1,霍雨丹1,周建2(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开大学商学院).数字化创新如何影响企业高质量发展 —— 数字金融水平的调节作用[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22,第1期
-
盛明泉,项春艳,谢睿(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数字普惠金融能否抑制实体企业“脱实向虚”[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22,第1期
-
张杰,闫新宇(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北京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新动态:基于扩大开放视角[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22,第1期
-
杨玲(上海大学经济学院).外国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对中国制造强国建设的影响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22,第1期
-
李钢1,陆易2(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无锡太湖学院会计学院).中国为什么能实现包容性发展[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22,第1期
-
王晶晶,张伯超(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区域试点政策对创新的作用效果与途径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22,第1期
-
徐杨,李曦辉(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人类文明新形态下中国学派的建构探讨 ——经济学管理学中国学派研究60人论坛第四届年会观点综述[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