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阳忠明,李林溶,王子鹤,徐卓玥,王江雁(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北欧国家终身学习迈向系统治理:路径、问题与思考[J].现代远距离教育,2022,第4期
-
周东岱1,董晓晓1,顾恒年1,段智议1,明守刚2(东北师范大学;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综合多影响因素的试题难度自动预测模型构建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22,第4期
-
胡琼,姜强,赵蔚(东北师范大学).基于数据挖掘的在线学业拖延精准识别及干预实证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22,第3期
-
班文静,姜强,赵蔚(东北师范大学).基于多算法融合的在线学习成绩精准预测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22,第3期
-
单美贤1,董艳2(南京邮电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项目式协作学习中认知负荷的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22,第3期
-
李盛聪1,陈思诗1,李宜芯2,陶兰琼3,滕丽3(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成都市锦江区社区教育学院).城市社区学习中心能力建设与路径探索[J].现代远距离教育,2022,第3期
-
王萍,曾家延,李慧芬(上海外国语大学).循证教育视域下的社会情感学习研究:体系框架与应用路径[J].现代远距离教育,2022,第3期
-
刘清堂1,马晶晶1,余舒凡1,李小娟1,2,姜雨薇1(华中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增强现实技术对场馆学习效果影响的研究及展望[J].现代远距离教育,2022,第3期
-
袁磊1,隋丹妮1,张旭2,周汉毅1(广西师范大学;桂林旅游学院).民族地区社区教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 ——以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为例[J].现代远距离教育,2022,第3期
-
余明华1,张治2,刘小龙3,祝智庭4(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局;上海市电化教育馆;华东师范大学).基于xAPI的研究性学习多源数据融合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22,第3期
-
张华阳1,郑春萍2,吴斌2,宋威2(北京师范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多模态学习分析应用于公众演讲能力评估的系统性综述[J].现代远距离教育,2022,第3期
-
多召军,张嘉男,任永功(辽宁师范大学).智能教育下在线问题解决学习研究:内涵、模型与解释[J].现代远距离教育,2022,第3期
-
万力勇1,舒艾2(中南民族大学;湖北工业大学).互动失衡对大学生在线学习倦怠的影响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22,第2期
-
闫寒冰,赵佳斌,王巍(华东师范大学).技术赋能的课堂教学诊断:特征与发展空间[J].现代远距离教育,2022,第2期
-
张梦欣,苟娟琼,王莉(北京交通大学).面向学习过程的桌面虚拟现实环境临场感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22,第2期
-
王萌萌(北京外国语大学).终身学习对数字化和新技能的回应 ——基于《数字教育行动计划》和《欧洲技能议程》的分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2022,第2期
-
王雪,徐文文(天津师范大学).拍摄视角对视频学习的影响机制 ——基于多模态数据的分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2022,第2期
-
刘奉越,刘睿声(河北大学).间断均衡理论视角下英国技能培训政策的变迁分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2022,第2期
-
杨翠蓉1,廖雅丽2,袁欢1(苏州科技大学;汉寿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伴随言语的图标手势类型对初中生词语激活与理解的影响 ——对智能导学系统教学代理设计的启示[J].现代远距离教育,2022,第2期
-
程佳铭1,张力力2(辽宁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游戏化设计对在线异步讨论生生互动的影响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22,第2期
-
张为忠1,肖惠文2,许艳凤1(福建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临场感与晕屏症在VR教学中的影响机制分析 ——以“心理危机团体辅导”虚拟仿真实验为例[J].现代远距离教育,2022,第2期
-
吴磊1,王欣然1,范丽鹏2,吴思思1,谭金波1(山东师范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基于交互主题的在线学习知识创造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22,第2期
-
李海峰,王炜(新疆师范大学).元宇宙+教育:未来虚实融生的教育发展新样态[J].现代远距离教育,2022,第1期
-
王晶莹,周丹华,李想,孟丹宁,郑永和(北京师范大学).“双减”背景下的家庭作业:问题回顾、作用机制分析与提质增效路径选择[J].现代远距离教育,2022,第1期
-
韦妙,何舟洋(湖北工业大学).本体、认识与价值:智能教育的技术伦理风险隐忧与治理进路[J].现代远距离教育,2022,第1期
-
王洋,顾建军(南京师范大学).智能职业教育: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新路向[J].现代远距离教育,2022,第1期
-
欧阳嘉煜,汪琼(北京大学).CSCL情境中的群体感知工具:设计类型与效果评估[J].现代远距离教育,2022,第1期
-
马志强1,郭文欣2,王萌1(江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面向协作知识建构会话内容的智能挖掘分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2022,第1期
-
余亮,张媛媛,赵笃庆(西南大学).“互联网+”教学环境下初中生信息素养影响因素跟踪研究 ——基于学生个体和家庭层面的视角[J].现代远距离教育,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