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卫东(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全团带队”的历史演进、思想意涵与现实路径[J].中国青年研究,2021,第11期
-
选题策划,主持编辑,杨守建.从“中间”到“中坚”:“中坚青年”的角色与压力[J].中国青年研究,2021,第11期
-
林龙飞1,2,高延雷3(长江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长江大学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躺平青年”:一个结构性困境的解释[J].中国青年研究,2021,第10期
-
窦媛,乔东平(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适应与博弈:驻校社工的实践权获得与运作[J].中国青年研究,2021,第10期
-
李丹1,李丽萍2,李丹1(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上海大学管理学院).三孩政策出台的舆情效应及启示 ——基于NLP的网络大数据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21,第10期
-
刘博,董倩倩(上海市委党校).情境结构与动力机制:青年群体社会心态的网络表达[J].中国青年研究,2021,第10期
-
陈咏媛1,周懿瑾2(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文化自信在国风二次元中的表征建构 ——以国产动漫《灵笼》为个案[J].中国青年研究,2021,第10期
-
杨旸(武汉大学社会学院).青年群体为何热衷于网络公益游戏 ——认知视角的动机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21,第10期
-
公钦正1,张瑞2(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科类博士研究生选择就业地区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21,第10期
-
苏晖阳(北京大学法学院;北京大学团委理论研究室).党的青年政策发展的历史脉络及逻辑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21,第10期
-
郭凤鸣(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吉林大学商学院).青年和中年农民工过度劳动差异的成因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21,第10期
-
孙晓冬(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家庭鸿沟存在吗 ——子女数量对育龄夫妻市场劳动时间的影响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21,第10期
-
陈晨.国风文化与青年的文化自觉[J].中国青年研究,2021,第10期
-
邓剑(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国风游戏批判 ——从在场性的诞生到整体性的坍塌[J].中国青年研究,2021,第10期
-
田丰1,王露瑶2(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正统”与“异端”的对立:以“汉服警察”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21,第10期
-
朱婧薇(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雷锋精神的文化建构与当代传承[J].中国青年研究,2021,第10期
-
刘宏森(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微团课:理论与实践的新课题[J].中国青年研究,2021,第10期
-
张晓冰1,王记文2(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青年离婚水平变动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21,第9期
-
聂召英,王伊欢(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复合型排斥:农村青年女电商边缘化地位的生产[J].中国青年研究,2021,第9期
-
段然(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积极个人”:个体化视角下都市青年的职业选择及其另类实践[J].中国青年研究,2021,第9期
-
李佳莹,孙凤(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学区房符号消费与新生代家长的地位焦虑[J].中国青年研究,2021,第9期
-
程艳林,庞燕(浙江万里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共青团的青年传播范式与舆论引导进路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21,第9期
-
项军,刘飞(上海大学社会学院).特大城市青年房租客的结构、境遇与心态[J].中国青年研究,2021,第9期
-
梁萌(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男耕女织:互联网平台劳动中的职业性别隔离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21,第9期
-
谭毅(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青团典型选树和典型教育工作的历程、经验与未来[J].中国青年研究,2021,第9期
-
李娜娜(中山大学社会学系;广州市社会科学院).数字化时代的青少年音乐亚文化研究 ——基于自目的性分析视角[J].中国青年研究,2021,第9期
-
胡益■(日本京都大学).被“压缩”的青年:个体化和主妇化背后家庭主义观念的一致性[J].中国青年研究,2021,第9期
-
刘立波(东北电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青年群体不良环境行为的社会工作介入 ——以J市S社区“环境保护、青年先行”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21,第9期
-
刘浩然,张楚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何为引领青年? ——基于政策文本的扎根理论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21,第9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