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金霞,张桃洲(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诗歌中的“北京形象”迁移——从文化符号到地理坐标[J].北京社会科学,2022,第10期
-
朱国栋,安维复(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恩格斯的爱国主义观及其当代价值——以《共产党宣言》及其序言为主要分析文本[J].北京社会科学,2022,第10期
-
陈宇照(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网络平台个人信息保护责任的法律经济学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22,第10期
-
姜英华(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数字时代资本意向、技术加持与劳动异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22,第10期
-
唐晓峰(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历史地理研究中心).运河渠道与历史上北京区域性的变迁[J].北京社会科学,2022,第10期
-
杨萧杨(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元明时期北京海淀附近的地理环境——兼论“海淀”之得名[J].北京社会科学,2022,第10期
-
赵珍(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清代北运河的漕运应对与河道治理[J].北京社会科学,2022,第10期
-
倪玉平(清华大学历史系).大运河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J].北京社会科学,2022,第10期
-
王建伟(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运河与北京政治中心地位的确立和巩固[J].北京社会科学,2022,第10期
-
(《北京社会科学》编辑部).征稿启事[J].北京社会科学,2022,第10期
-
梁土坤(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制度适应对进城务工青年社会融入的影响机制[J].北京社会科学,2022,第9期
-
杨雅妮(兰州大学法学院).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范围之界定[J].北京社会科学,2022,第9期
-
朱政德,胡泳(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论环境智能的传播模式及其对公民身份的影响[J].北京社会科学,2022,第9期
-
叶锦涛,汪立坤(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重点大学教育机会获得的性别差异[J].北京社会科学,2022,第9期
-
张勃(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基地、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研究院).北京中轴线概念的提出及意义[J].北京社会科学,2022,第9期
-
聂长久(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全球性医学民粹主义的兴起、影响与应对[J].北京社会科学,2022,第9期
-
吴鹏(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唯物史观对启蒙历史哲学的双重超越——以“绝对”与“相对”为坐标[J].北京社会科学,2022,第9期
-
赵杨(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市机构养老供给现状及环京布局[J].北京社会科学,2022,第9期
-
钱国旗1,刘坤2(鲁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从明清家训家规看儒家伦理的日常生活指向[J].北京社会科学,2022,第9期
-
田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浪潮电影的本土化实践——以严浩《似水流年》为例[J].北京社会科学,2022,第9期
-
(《北京社会科学》编辑部).征稿启事[J].北京社会科学,2022,第9期
-
武辉芳1,谷永超2(河南大学商学院;河南大学法学院).我国零工劳动者权益保护的困境与出路[J].北京社会科学,2022,第9期
-
蔡晓璐(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文化基因视域下北京中轴线的文化内涵与当代价值[J].北京社会科学,2022,第9期
-
郭沛沛(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对短视频内容、形式及意义的再思考[J].北京社会科学,2022,第8期
-
王竹青(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成年人监护制度的多元理论与制度完善[J].北京社会科学,2022,第8期
-
严孟帅(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符号互动理论对教育戏剧育人的作用[J].北京社会科学,2022,第8期
-
元伟(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乾嘉笔记的撰述话语及其意义指向[J].北京社会科学,2022,第8期
-
刘中一(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非首都功能疏解下的城市通勤决策逻辑——以首钢家庭为例[J].北京社会科学,2022,第8期
-
陈鹏(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当代精神生产的社会前提及其功能升级[J].北京社会科学,2022,第8期
-
翟俊义1,宋四辈2,3,4(吉林大学法学院;郑州大学法学院;中国法律史学会;河南省法理法史研究会).传统中国司法裁判中的情理——以“安崇绪之狱”为例[J].北京社会科学,2022,第8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