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周杨1,2,3,4,邓名荣1,2,3,4,杜娟1,2,4,宋仲戬1,2,4,吴清平1,2,4,朱红惠1,2,3,4(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华南应用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农业微生物组学与精准应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菌种保藏与应用重点实验室).我国农业微生物产业发展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22,第5期
  • 朱婷婷1,侯立安1,2,童银栋1,3,刘轶文1,李宁1,赵迎新1,陈冠益1,4(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高新技术研究所;西藏大学理学院;天津商业大学).面向2035年的海河流域水安全保障战略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22,第5期
  • 王运涛1,王国强1,王桥2,张庆竹3(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我国生态环境大数据发展现状与展望[J].中国工程科学,2022,第5期
  • 尹海龙1,2,葛佳宁1,徐祖信1,2,徐晋1(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污染控制与生态安全研究院).我国河长制实施成效考核方法评估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22,第5期
  • 霍守亮1,2,张含笑1,2,金小伟3,曹晓峰4,吴丰昌1,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清华大学水质与水生态研究中心).我国水生态环境安全保障对策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22,第5期
  • 曹晓峰,冀泽华,兰华春,刘会娟,曲久辉(清华大学水质与水生态研究中心).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湖库型水源富营养化控制与饮用水安全保障策略[J].中国工程科学,2022,第5期
  • 胡庆芳1,2,陈秀敏3,高娟4,金君良1,2,王银堂1,2,张建云1,2(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司).水平衡与国土空间协调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22,第5期
  • 张亚捷1,2,霍守亮1,2,吴丰昌1,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我国流域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路径、技术与对策[J].中国工程科学,2022,第5期
  • 曹宏斌1,李爱民2,赵赫1,李庭刚1,张笛1,朱利中3(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我国工业水污染防治措施实施情况评估[J].中国工程科学,2022,第5期
  • 楚文海1,2,3,4,杨旭1,肖融1,金伟1,2,3,4(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污染控制与生态安全研究院).长三角地区饮用水安全保障策略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22,第5期
  • 黄峰1,杨晓琳2,方瑜2,王素芬2,康绍忠2(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适应水土资源条件的华北地区农业种植布局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22,第5期
  • 夏星辉1,2,裴元生1,2,郑少奎1,2,刘瑞民1,2,文武1,2,王功芹1,2,杨志峰1,2(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流域水土环境污染跨介质治理策略[J].中国工程科学,2022,第5期
  • 方东平1,李文琪1,张恒力2,刘合3(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建设管理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面向中国实践的工程管理伦理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22,第5期
  • 刘樑1,张雨涵1,李梦悦1,蒋攀1,曾静1,范国滨2(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大科学工程创新体系建构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22,第5期
  • 吴丰昌,张建云,侯立安.卷首语[J].中国工程科学,2022,第5期
  • 王磊1,2,卢秉恒1,2(西安交通大学高端制造装备协同创新中心;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我国增材制造技术与产业发展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22,第4期
  • 李伯虎1,2,柴旭东3,刘阳3,陈磊4,韦达茵3(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航天云网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智慧物联网系统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22,第4期
  • 莫洋1,2,王耀南1,2,刘杰1,2,缪志强1,2,张鑫1,2,江未来1,2(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我国智能机器人核心芯片技术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22,第4期
  • 陈心拓1,周黎旸2,张程宾3,王树华2,张亮亮1,陈建峰1(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巨化集团有限公司;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绿色高能效数据中心散热冷却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工程科学,2022,第4期
  • 李晓巍1,2,3,付祥4,燕飞1,2,3,钟有鹏1,2,3,陆朝阳5,张君华1,2,3,贺煜1,2,3,尉石1,2,3,鲁大为1,6,辛涛1,2,3,陈济雷1,2,3,林本川1,2,3,张振生1,2,3,刘松1,2,3,陈远珍1,6,俞大鹏1,2,3,6(南方科技大学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广东省量子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南方科技大学物理系).量子计算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J].中国工程科学,2022,第4期
  • 吴琦1,刘元安2,闻映红3,赵明敏4,王卫民2,张金宝3,苏东林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北京交通大学詹天佑学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大基础设施非核强电磁脉冲威胁与防护策略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22,第4期
  • 李立浧,蔡泽祥,唐文虎,张勇军,张俊勃,武志刚,阳林,韩永霞,管霖(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透明电网理论框架与关键技术[J].中国工程科学,2022,第4期
  • 冯南平1,向巧2,沈荣骏3,杨善林1,常文庆2,阮芙蓉1(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工程院).航空发动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组织策略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22,第4期
  • 马晨1,2,李瑾1,2,赵春江1,2,冯献1,2,范贝贝1,2,郭美荣1,2,曹冰雪1,2(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互联网+”现代种业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22,第4期
  • 陈新1,2,陈云1,2,陈桪1,2,吴小节2(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省部共建精密电子制造技术与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我国后端电子制造装备及其关键零部件发展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22,第4期
  • 彭寿1,洪伟2,秦旭升2,蒋文玖2,黄毅2(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我国信息显示关键材料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22,第4期
  • 许建峰1,孙福辉1,陈奇伟1,王赢飞1,于佳1,刘振宇2(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中国政法大学法治信息管理学院).我国智慧法院体系工程的模式框架和创新实践[J].中国工程科学,2022,第4期
  • 张雪,高飞,秦素娟,张平(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邮电大学)).量子密码协议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J].中国工程科学,2022,第4期
  • 林君1,2,嵇艳鞠1,2,赵静1,2,佟训乾1,2,易晓峰1,2(吉林大学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国家地球物理探测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量子地球物理深部探测技术及装备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22,第4期
  • 尹泽勇1,丁水汀2,3,李果3,邱天3,刘传凯3,周煜3,綦蕾3(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民航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研究院).航空发动机下一代适航规章制定策略和技术路径[J].中国工程科学,2022,第4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