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熊敏(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明清时期“同姓结婚”问题述论——基于地方文献为中心的考察[J].中国地方志,2022,第5期
  • 张帜,张琴(西安市地方志办公室).第二轮志书大事记编修略论——以西安域内3部志书为例[J].中国地方志,2022,第5期
  • 高森(盐城师范学院历史与公共管理学院).清代东淀、三角淀与雍奴薮关系之考辨[J].中国地方志,2022,第5期
  • (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岭南文化要览》出版[J].中国地方志,2022,第5期
  • 杨彦智(河南大学文学院).方志方言词汇整理与研究20年:回顾与展望[J].中国地方志,2022,第4期
  • 何建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暨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景观与地方认同的建构——以桐城龙眠山为例[J].中国地方志,2022,第4期
  • 左玉河(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中国历史研究院左玉河工作室).从三民主义到新民主主义:抗战初期中共对三民主义理论的探讨[J].中国地方志,2022,第4期
  • 王欣璐(北京语言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方志所见江盈科佚作考论[J].中国地方志,2022,第4期
  • 李政君(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中国历史研究院左玉河工作室).抗日战争时期顾颉刚民众观念的演变[J].中国地方志,2022,第4期
  • 张世民(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广域民俗志的学术评估和书写判断——以《浙江通志·民俗志》《陕西省志·民俗志》为例[J].中国地方志,2022,第4期
  • 王晖(安徽省党史研究院、地方志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志编纂体例与章法探讨——以《浙江通志·非物质文化遗产志》为例[J].中国地方志,2022,第4期
  • 陈郑云(淮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治道与志道:清代甘肃道志编纂研究[J].中国地方志,2022,第4期
  • 刘源(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元代靖州路建置与地方治理探蠡[J].中国地方志,2022,第4期
  • 颜越虎(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浙江通志》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地方志,2022,第4期
  • 李坚(韩山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清代“埠头”群体的衍变[J].中国地方志,2022,第3期
  • 谷维佳(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论范成大《吴郡志》与郑虎臣《吴都文粹》之关系——一个从地志“变身”文集的典型个案[J].中国地方志,2022,第3期
  • 吕克军(浙江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浴火“难”生:全面抗战时期浙江的省志编纂[J].中国地方志,2022,第3期
  • 薛艳伟(太原师范学院历史系).宋代方志中的寺观书写[J].中国地方志,2022,第3期
  • 董馨(珠海科技学院).地方志资源对高校产学研发展的积极意义和实践路径[J].中国地方志,2022,第3期
  • 续楠,王海(渤海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雁门关东陉说”辨误及相关问题[J].中国地方志,2022,第3期
  • 陈灿彬(南京晓庄学院).方志中金石类的设置与演变[J].中国地方志,2022,第3期
  • 蒲霞(安徽大学历史学院).夯实基础,加强方志学学科建设[J].中国地方志,2022,第3期
  • 李红岩(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新时代志书编修三题[J].中国地方志,2022,第3期
  • 欧阳发(安徽省政协).往事回味[J].中国地方志,2022,第3期
  • 王建勇(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方志所载唐文考辨二题[J].中国地方志,2022,第3期
  • 薛亚玲1,华林甫2(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沙县”县名始置年份考[J].中国地方志,2022,第3期
  • 王昕生(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1949年前来华留学发展史钩沉——基于史、志、传的资料[J].中国地方志,2022,第3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共有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